中國不鼓勵小型乘用柴油車,主要不是柴油品質的原因,主要因為:1、每噸原油經過加工提煉,產出的汽油、柴油、煤油等是有比例限制的,沒法突破。過去30年中國大力搞建設,運輸車輛,工程機械、農機、船舶、發電機等需要消耗大量的柴油,因此有限的柴油要優先保證生產;2、保護中國汽車產業的需要。小型乘用車柴油發動機技術先進,對設計、材料強度和加工精度要求都高于汽油發動機,而中國的汽油發動機技術和制造工藝落后西方幾十年,更別說柴油機了,要趕上,錢花不起,時間也花不起,如果放開柴油車市場,國內汽車市場恐怕要被進口貨占領大半,中國汽車工業傷不起;3、既然燃油發動機趕不上西方,中國人就發揮聰明才智,進行彎道超車。清潔能源汽車是發展趨勢,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國家走的是清潔柴油發動機路線。柴油機比汽油機具有天然優勢,一是熱效率高,就是我們常說的省油;二是污染排放小,大家說柴油車大油門冒黑煙,感覺污染大,其實看到的是顆粒物,簡單打個比方就像灰塵,而看不見的有害氣體排放遠低于汽油車;三是使用壽命長,是汽油機的1.5倍以上,所以給我們的感覺是柴油機皮實耐操,不容易壞(我第一輛車是大眾寶來柴油TDI,天天開,開了10年,就是不壞,連動力、噪音都跟剛買車時一樣,沒有什么衰減,最后實在是審美疲勞,就換了柴油大切)。隨著德國大眾、意大利VM公司、法國雪鐵龍等不斷技術革新,柴油機從設計、尾氣顆粒物回收、廢氣尿素處理等技術有了巨大進步,現在已達到歐6標準,成為當之無愧的清潔動力,所以柴油大切采用的意大利VM發動機連續兩年獲得沃德十佳也就不奇怪了(柴切車友偷著樂吧)。這是第一個路線。另一個路線是小日本,選擇的是混合動力,以豐田為代表的混動技術也很牛逼。那么好了,中國在傳統發動機上本來就落后,現在在先進柴油機和混合動力方面差距更大。怎么辦?中國人很聰明,搞第三條路線,大力發展電動汽車(這是國家戰略),這就跟全世界在同一起跑線上。盡管技術研發和制造工藝進步也不咋地,但架不住市場龐大和政策扶持,短短幾年在電動汽車領域干成了世界老大。這下西方和日本坐不住了,清潔柴油和混合動力技術再牛逼,在中國市場得不到補貼,賣不動,于是德國、美國、日本現在開始紛紛放棄了自己的路線,開始搞電動車,但已經晚了一步,說不定中國早已制定了電動車技術標準了。這就是小型乘用柴油車在中國的發展不起來的主要原因,不知我說清楚了沒。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