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注意到了一個現象:以前比亞迪是沒有20萬左右價位的車子的(這里不是說廠家指導價,而是扣除所有補貼之后,并且加上保險等雜七雜八費用之后的落地價,包括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燃油車還要考慮購置稅)。沒記錯的話,宋(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燃油版和S7主銷車型的落地價格應該在11-15萬左右,老款秦(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主銷車型價格在15萬-17萬,唐在23萬-25萬左右。特別是在15、16年兩年插電混的新能源車賣得火熱之際,比亞迪唯獨在18-21萬這個價格區間,沒有投放產品,不免導致一部分手握20萬左右購車預算的消費者——高不成、低不就,20多萬的唐夠不到,15萬多的秦又不滿意,無所適從。這個情況,看來廠家早就有所考慮,而且情況從今年徹底改變了——榮威、傳祺等對手也陸續切入比亞迪原先占絕對優勢的15-25萬的價格區間,投放了全新的新能源車產品(北汽貌似還是在5-15萬跟知豆、眾泰等小兄弟玩低價純電動市場)。今年開始,比亞迪靠推出兩款新車——秦100和宋DM兩款新車卡位20萬級插電混動新能源車市場,但秦100自2月底推出后一直不溫不火,宋DM卻能在相似的價位成為“準爆款”——我曾在上市之初預計宋DM會是爆款,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現在可以說宋DM的爆款之路已經即將成為現實。為什么同樣是落地20萬級別,兩車定價重合度極高,而秦100吸引力遠遠不及宋DM呢?我仔細想了一下,大概原因恐怕在于:1、秦在網約車的市場萎縮后,家用車市場沒能頂上。秦100外觀無大改,說是全新款,但其實更像是在內飾、底盤方面增配改款的老款。雖內飾煥然一新,后獨立懸架的改進增強了整車的競爭力,但外觀方面的設計除了前臉之外,基本沿用老款,這樣了無新意的外觀,肯定對目前顏值控當道的消費者吸引力不足。2、部分秦100的潛在消費者心理預期是增配不加價(或小幅度加價),沒想到定價直接上了20萬級,對于A級車來說實在太高,使得原有期待的消費者預期落空,沒能承接訂單。3、宋DM推出后,相比秦100,同樣是A級平臺的SUV和轎車價格幾乎相當(參照途觀比高爾夫、翼虎比福克斯,都貴7萬以上),秦100的存在更是凸顯了宋DM的性價比超高,而且542明顯比秦100多出的幾十公里續航更有賣點——可能本來對秦100感興趣的消費者在了解了宋DM后,出于542或者單純就是對SUV的偏愛,很容易地就轉換到了宋DM上了——從這一點看,秦100的對手其實不是別的廠家的競品,反而自家的宋DM無疑是秦100最大的勁敵。4、除了542之外,宋DM在外觀、空間、動力和通過性層面全方位超越秦100,秦100的優勢在內飾和座椅舒適性方面——太內秀了,大部分客戶外觀那一關都沒過去,根本無從感知秦100的優點。以上,市場對秦100的冷落和宋DM的追捧,還有哪些點,歡迎各位車友補充探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