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速度的追求與熱衷是人類的天性,對年輕人來說,速度不僅僅是一組冰冷的數字,速度也代表著一種生活態度,因此在購車時,某款汽車的動力甚至可能影響到他們是否會為此買單。在提車之后,看著儀表盤上令人腎上腺素激增的數字,很多新手司機可能會對手動擋汽車各擋位的速度產生疑問,那么,擋位和車速的關系是怎樣的?每個擋位的極限速度又是多少呢??分析擋位與車速的關系之前,筆者認為還是有必要普及一下汽車的傳動過程。我們知道,汽車的動力是由發動機提供的,但是汽車的速度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發動機的轉速,因為發動機的動力在傳遞到車輪之前,已經經過了2次減速。?首先,氣缸內的活塞在燃氣的推動下做上下運動,這種上下運動通過曲軸轉變為圓周運動,并被輸出到飛輪盤,在飛輪盤與壓盤之間是離合器片,離合器片的中心就是輸入軸(變速器一軸),在變速箱內,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經過若干組齒輪減速后完成了第一次減速;在減速后,發動機動力被傳遞至輸出軸(二軸),輸出軸再將動力傳動至差速器,差速器最終將動力輸出至車輪,在差速器中,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完成了第二次減速。?離合器機構示意圖為什么要講汽車的傳動原理呢?因為其中涉及了與擋位、車速密切相關的一個概念——轉速,也就是在儀表盤左側的轉速表上顯示的數字,通常以r(轉)/每分鐘為單位。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轉速指的是發動機曲軸每分鐘的回轉數,而非經過二次減速之后的轉速。舉個例子,在發動機轉速為2000r/min的時候,車輪的轉速是無法達到2000r/min的,如果將這個轉速直接傳遞至車輪,汽車是無法前進的,甚至會直接熄火,怎么辦呢??將發動機的轉速降低后再傳遞給車輪,而負責降低轉速的就是減速箱。此時汽車處于起步階段,擋位處在最低的1擋,但是車輪轉速如果一直保持在這個狀態,汽車就無法加速,這時候減速器又該起作用了,在減速器中設置的不同傳動速比的齒輪通過不同嚙合組合將變速比逐漸降低,此時盡管發動機轉速不變(2000r/min),但是傳遞至車輪的轉速卻提高了,汽車速度自然也就提高了,而在改變傳動速比的同時,變速器擋位卻在逐級提高(1擋—2擋—3擋—4擋—5擋),這就是擋位與車速的關系,實質上就是變速器與發動機轉速之間的關系,二者之間是正相關的關系。發動機的轉速、擋位和車速是相匹配的,每個發動機都有自己所能輸出的最大轉速,當發動機轉速達到變速器某個擋位所能承受的最大轉速時,車速也就達到這個擋位的極限速度了(但車速和輪胎直徑也有關系,同等轉速下,15英寸的輪胎與17英寸的輪胎的車速是不同的)。最后來看一下各個擋位的極限速度,以英朗(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1.6L手動擋為例,在發動機達到極限轉速6000r/min時,1擋可以開到45km/h,2擋可以開到81km/h,3擋133km/h,4擋183km/h,5擋也就是最高擋,可以開到230km/h,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下下表的換速比以及計算方式。?當然最直接的方式是:找個修理廠把車架起來,四輪離地,然后掛檔油門踩到底,看碼表就知道了……這個方法有點暴力……油門踩到底轉數過6500那就沒有極限這個意義了,發動機要失火了……極限的范圍是紅線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