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究竟該怎樣熱車,到底需不需要熱車,相信很多人都說不清楚。不少人認為點火發動后,應當在原地怠速一段時間再行走,也有人以為如今的轎車沒那么嬌慣而無需刻意熱車,著車立馬就走并無大礙。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為什需要熱車,是因為車子經過長時間的停放后(比如隔夜),發動機內的機油都已流回到最下部的機油底殼內。上半部沒有機油而處于缺乏潤滑的干磨狀況。大約要在發動后30秒左右,才會因機油泵的運轉將機油運送到最需要潤滑的活塞、連桿及曲軸等部件。如果不預熱車輛,短時間內可能不會造成嚴重問題,但長期這樣就會使發動機“折壽”了。 此外,發動機在未達正常工作溫度之前(大約為攝氏90~110度之間),無法有效地將汽油完全氣化。容易造成燃油無法快速霧化燃燒,而附著在節氣門、缸壁或活塞四周形成積碳,導致日后著車困難、怠速抖動、油耗增加等弊端。 原地怠速熱車也不可取,因為怠速等待3分鐘的油耗,相當于以60公里的時速行駛1公里。其次,原地怠速由于溫度不夠,三元催化器需要轉化的物質便會增多,三元催化器由此也會因加重負擔而受損。同樣,變速箱、傳動系統以及制動系統卻還是冷車狀態,立刻加速行駛不可取。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啟動后只要發動機能夠達到穩定且正常的怠速(等待的時間取決于轉速下降后相對穩定的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分鐘)。最好的方法是使用1或2擋,轉速保持在2000轉以內慢速行駛(在不影響其他車輛正常行駛的情況下),待水溫達到將近60℃以上(一般車水溫表的三分之一格以上)就可以正常行駛了。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