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GK5是一輛超跑?看飛度被捧上神壇
【太平洋汽車網(wǎng) 文化頻道】神車都有神一般的名字,叫車名太LOW,行家都叫底盤編號。就像拓海家的Corolla不叫卡羅拉,叫AE86;fit3也不叫三代飛度,叫GK5。
原廠自吸引擎升功率近90PS,最大功率轉速在6600rpm,匹配的原廠CVT變速箱能在12小時耐力賽上干掉序列式變速箱賽車登上領獎臺,GK5一定不會是買菜車,必須得是超跑才說得過去。
一般來說,我們把歐系Hot Hatchback稱之為小鋼炮,代表作有嘉年華ST、POLO GTI等。為何同為熱辣掀背車的飛度卻沒被稱作鋼炮,而是超跑呢?
首要原因是,在小型車這個級別,國內的性能車太少了。進口的嘉年華ST價格高昂,國產(chǎn)POLO GTI性能太弱。
反觀飛度,誠然它的定位、配置遠不及主流歐系鋼炮,也完全和性能車不搭邊。但是GK5手動擋車型的加速性能甚至比正宗鋼炮POLO GTI還快上半秒。
有趣的來了,不是鋼炮卻有了和鋼炮相似的加速效果。這一點,仿佛就是GK5的隱藏技能。開啟了這項隱藏技能后,一臺買菜車就準備化身為超跑了。
寶馬有“M”,奧迪有“RS”,奔馳有“AMG”,然而本田GK5想說的是,在座的各位都是@#$%&。
上圖也只是適合HONDA BOY發(fā)發(fā)朋友圈宣誓信仰。開什么玩笑呢,真以為飛度這臺10萬不到的買菜車能跑贏傳說中的寶馬M3?你咋不飛過去?飛度說:“哦。”
來看上圖,廣東賽車場的某場比賽,GK5最佳圈速已經(jīng)刷到了1分34秒,這個成績已經(jīng)跟同場更高組別的寶馬1M Coupe在同一水準。
相信廣東甚至周邊省份地區(qū)很多愛下賽道的小伙伴們都很熟悉GIC廣東國際賽車場這條賽道。GIC以FIA三級賽道安全標準設計,是一條對綜合技術要求比較高的賽道,大直路與復合低速彎的組合時刻考驗著車子的調教功力以及車手的個人技術。
肯定會有人覺得GK5下賽道能跑得跟寶馬1M Coupe同一水平,肯定爆改得就剩下個車架子了吧?錯!原裝發(fā)動機,原裝變速箱!原裝底盤!聽好了是原裝!而其他方面,猜測只改裝了剎車,避震器,進排氣,還有大尾牙。動力輸出沒有大的改變,頂多增加了20PS。
說好了超越M3呢?這可只是寶馬1M Coupe而已。別急,既然GK5是超跑,神話還是會繼續(xù)有的。一般來說,老手開寶馬M2大概就是1分32秒-1分36秒左右。2017年2月左右,就有一臺GK5成功刷到了1分32.77秒的成績……
上述比賽都是業(yè)余玩家的成績,車手技術再高終歸是民間賽事活動。所以,不可否認,GK5這臺車基礎真的很好。
現(xiàn)在,還有誰跟我說GK5不是超跑的?
GK5改裝件的可選擇余地非常大,并且價格不高,工程難度也不大,可玩性相當高。
就拿輕改必備的輪轂避震來說,得益于車重和底盤尺寸,對替換件的強度、尺寸等要求會自然放寬,這就代表著加工難度和制造成本以及價格的降低。
一套Tein的街道絞牙避震器,GK5的就要比高爾夫GTI的便宜。輪轂也同樣,Enkei經(jīng)典輕量化rpf1系列在GK5上的15寸怎么樣也比高爾夫GTI的17寸來的實惠。
也因為同樣的原因,高爾夫GTI要達到與GK5同樣的操控效果,往往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底盤強化加固,而GK5可能換一套優(yōu)科豪馬AD08R半熱熔就能有底氣去下場了。
因為這種低成本和便利性,越來越多的人有了條件去通過GK5跨過賽車運動這道門檻。賽車是一項極度燒錢的運動,絕大部分人都買不起一臺911 GT3來下賽道,往日賽車場最常見的正規(guī)車是86/BRZ,剩下的都是沒有手續(xù)來路不明的各代Type R/STi/EVO。
因為GK5,很多年輕人幸運地接受到了賽道啟蒙,而且能做到一車多用,“賽車”也可以有手續(xù)。GK5便于調校的特性,也特別適合賽道活動的高效率進行,這是絕佳的先天優(yōu)勢。
飛度是中國賽車歷史上第一個成功舉辦自發(fā)性單一車型賽事的車型。所謂自發(fā)性,和那些Polo杯、卡雷拉杯等官方賽事不一樣,飛度挑戰(zhàn)賽需要參賽選手自己買車,或者自己已經(jīng)擁有一輛飛度,才能夠參賽。
舉辦民間的單一車型賽,是這個圈子里的都明白中間的難度有多大。這需要有很深厚的群眾基礎。這個系列比賽(注意,是系列賽,也就是有多個分站的,并不是隨便在一個地方繞幾圈就了事的)目前舉辦得非常熱絡,賽車改裝很專業(yè),競技水平也很高。
YYP曾經(jīng)說過,飛度車主是懷著賽車夢的工薪階層。周五是接媳婦下班的丈夫,周六是參加改裝聚會的男孩,周日是馳騁賽場的車手。86/BRZ用40萬滿足你的三位一體,GK5僅需不到一半的價格。這種誘惑呈輻射性吸引更多的人選擇GK5,去完成少年時未完成的夢。
開個玩笑地說,GK5的車主可簡單粗暴地分為日系粉,性能族,懂車黨,跟風狗,窮屌絲等,并不是每個群體都熱衷于改裝下賽道,很多車主把飛度開到報廢都還沒爆過VTEC,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車叫GK5。那么不玩改裝,飛度還是神車嗎?
外觀見仁見智,但顯然,本田設計師在設計飛度外觀時并不是把顏值放在第一。飛度在外貌黨的眼里,應該頂多只能算是順眼。
在一個細小的空間里,擁有最方便、最容易、最大效益的車廂,那是工業(yè)設計里一門高深的學問,也是飛度自誕生之日起的追求。所以飛度的外觀就是設計為功能服務的典型例子。雖然與時俱進增大尺碼,外觀設計細節(jié)也不同,但整體輪廓卻未改變。
空間應該是飛度除了動力之外最能碾壓對手的武器了。而且除了大之外,本田還在有限的空間里玩出了花樣。比如后排座椅支持整體放倒,比如令人津津樂道的魔術座椅(高配車型獨享,必須譴責廣本,上一代可是標配)。
GK5傳承了歷代飛度的非對稱設計內飾,且并沒加入過于激進的設計,倒是一橫一豎的干練筆觸。炮筒式三眼儀表盤、多功能方向盤、全能中控觸屏、矩形空調出風口什么的,司空見慣的內飾部件,在嚴格的成本控制下如何組合成舒適養(yǎng)眼還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功能模塊,也是一番學問。
難道飛度就是一款沒有缺點的神車了?很遺憾,神也是會犯錯誤的,何況飛度并不是神車。
飛度的底盤非常生硬,日常駕駛的舒適性完全沒有保障。NVH工程師仿佛缺席了一樣,坐在飛度車廂里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不到與外界有隔絕,一切噪音都不加修飾地傳入車廂內。
GK5搭載的1.5L地球夢引擎是目前地球上量產(chǎn)車搭載的動力最強勁的1.5L自吸引擎。然而飛度跑得快還不吃草,引擎動力強勁還不費油。有如此神機,網(wǎng)友戲稱GK5是買發(fā)動機送車不假。
動力強勁的代價就是爽完了得好好伺候這款引擎,直噴引擎得每5000km清洗一次節(jié)氣門積碳,另外還要使用燃油添加劑。就當用省下來的油錢保養(yǎng)車子吧。
本田認清了小車對廣大用家真正的意義是什么,那就是有足夠的動力,油耗量越低越好,排放越少越好,這些都是簡單務實的東西。但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門學問,也越難處理。三代飛度的演化,本田對于小車的理念從未有變化,那是十幾年前第一代飛度就定下了一個時代的標準。(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wǎng) 謝鵬)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