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巴赫百載跌宕歷史 刻進骨髓的精益求精
【太平洋汽車網 文化頻道】在約定俗成的觀念中,邁巴赫是一個是與勞斯萊斯、賓利齊名的頂級豪車品牌,是一般人高攀不起的人類工業的結晶?;厮葸~巴赫品牌的110載跌宕歷史,我們能夠領略其刻進骨髓的精益求精。
當時針往回撥110年,一個叫威廉·邁巴赫的前奔馳公司員工,創立了邁巴赫航空發動機公司,并欽點了他兒子——卡爾·邁巴赫擔任主管。從此,邁巴赫與齊柏林飛艇的故事就此拉開序幕。
得益于父子二人在機械設計上的天分,邁巴赫陸續推出了幾款為齊柏林LZ3/LZ4飛艇配套的汽油引擎,在提供了同級別最佳可靠性的同時,可幫助飛艇以72km/h的速度巡航,并貢獻了2000臺的銷量。
其中,裝備在齊柏林LZ4飛艇上的Mb.IVa引擎十分經典,它采用了前瞻性的直六+液冷設計,并采用了當時十分先進的6.08:1高壓縮比,可最大程度的彌補低氣壓對輸出馬力的損失,具有海平面248PS、高空236PS的輸出,奠定了邁巴赫在航空引擎中的地位。
●邁巴赫W3(1921-1928)
1919年,一戰戰敗的德國不再需要那么多的軍用齊柏林飛艇,便讓邁巴赫萌生了造車之夢。得益于之前制造引擎打下的雄厚基礎,再經過兩年的努力,邁巴赫成功造出了汽車。它的首臺試制車型——W3正式于1921年的柏林車展上首發,已然展現出令世人驚嘆的優雅設計、精良工藝。
作為當時的“造車新勢力”,邁巴赫堅持走精益求精的路線,并通過汽車運動摸索出了車輛設計的竅門,立志把W3車型打造成“陸上飛艇”:該車采用了與飛艇引擎一脈相傳的直列六缸引擎,并采用了對操控性能大有裨益四輪剎車設定,令駕駛者不再為那高達105km/h的極速感到恐懼。
自W3車型開始,邁巴赫便奠定其敞篷/硬頂版車型的設計基調:其中敞篷版是雪茄型車身搭以子彈頭般的收尾;硬頂版車型則會遵循前軸與進氣格柵持平、引擎蓋與窗線聯結、乘員艙線條盡量橫平豎直的原則。
●邁巴赫W5(1926年始發)
作為W3車型的大改款,W5車型提升了內外裝潢的奢華程度,同時換裝了更為強力的直列六缸引擎。與此同時,W5車型提供豐富的自定義選項,為世界各地的達官貴人們提供了展現自我氣場的良機。此舉奠定了邁巴赫在豪華車市場的霸主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該車的直列六缸發動機排量高達6.99L,可輸出88kW(120PS)的馬力及數百N·m的扭矩,更與帶超速擋的變速器珠聯璧合,以澎湃的性能體驗引領著馬力“軍備競賽”的發展。
邁巴赫 齊柏林 DS7車型作為邁巴赫 齊柏林車系的頭炮,自然要拿出過人的震懾力。它雖不是邁巴赫(也可以說是德國人)制造的首款V12量產車,卻是其中最為人所仰慕的一臺。
該車的V12引擎采用了鋁制缸體,采用了與飛艇引擎相類似的鋁合金缸體設計,在7L的排量與輕量化合金活塞的助力下,可在3000RPM時壓榨出110kW(150PS)的澎湃動力。
完美的流線型輪拱,為外觀增添優雅觀感的同時,更帶來了更佳的懸掛行程,為舒適性的提升做出了貢獻;烏黑潤澤的迷人漆面,與遍布車內的胡桃木裝潢、柔軟舒適的沙發座椅相得益彰,流露出浮華盛世的味道。
多少達官貴人,都爭先恐后地坐上這款象征著身份、權力的邁巴赫 齊柏林 DS7,全然不顧車庫里那些過氣、臃腫的勞斯萊斯、奔馳被無情地拋棄。
●邁巴赫 齊柏林 DS8(1933-39年)
作為小編心目中最具奢華氣息的敞篷車型,邁巴赫 齊柏林 DS8車型在優雅美學的設計上,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每一處線條,每一處細節的處理都是如此的恰到好處。
有意思的是,邁巴赫 齊柏林 DS8的儀表盤采用了對稱的形式,不少其它元素亦與飛艇無異。以“終極版陸上飛艇”來形容這輛車,相信沒有人會反對。
沿襲自DS7車型的這具V12引擎已成為了當年邁巴赫的信條,其改進了化油器及點火系統,在性能上的表現毋庸置疑。它是汽車發展史上里程碑般的杰作。
●HL42直六引擎
在邁巴赫 齊柏林 DS8車型的輝煌過后,無情的二戰吞噬了一切,而邁巴赫,也被卷進了這個萬劫不復的深淵。
在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中,邁巴赫為德國陸軍提供了幾款經典的汽油引擎,堪稱陸軍機械化部隊的“脊梁骨”。其中,各類輪式/半履帶裝甲車裝備了4.2L排量的邁巴赫HL42直六引擎,其可提供74kW(100PS)的動力,同時保持了較低的故障率。
●HL120 V12引擎
作為德國在二戰早期的“閃擊戰功臣”,三號和四號坦克的機動性一直為人所稱道。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們均裝備了這款動力足夠、性能穩定的邁巴赫HL120 V12汽油引擎。
作為最受德國坦克兵青睞的一款引擎,HL120擁有12L的排量,可輸出高達220kW(300PS)的動力,可在六速手動變速箱的搭配下,驅動三號坦克達成40km/h的極速,在當時名列前茅。此外,該引擎做工十分精細,與美式/蘇式粗制濫造的坦克引擎拉開了顯著差距,展現出了邁巴赫對自身產品的嚴苛要求。
●HL230 V12引擎
到二戰后期,裝備邁巴赫HL230引擎的豹式/虎式/虎王坦克則成為了盟軍坦克兵的夢魘。它們以最高達1:10的戰損率,以及威武霸氣的姿態,統治了局部戰場。
然而,在它們的開發過程中,如何驅動這幾輛重達45-70噸的鋼鐵怪物成為了問題。排量僅12L的HL120絕對力不從心,丞待新引擎的加入。于是,邁巴赫工程師們只好加班加點,趕工出了這款排量幾乎翻倍的HL230引擎。
相比于皮實耐用的HL120引擎,HL230雖馬力翻了一倍有多(峰值馬力達700PS),更可在8MT變速箱的搭配下推動57噸的虎式坦克飆到45km/h??上У氖牵@款“趕鴨子上架”的引擎并不成熟,油耗及故障率均居高不下。它既令后勤士兵頭疼,還成為了邁巴赫為數不多的敗筆之作。
戰后,邁巴赫因工廠、設備遭到損毀而元氣大傷,在豪華車領域一直未推出突破性的新產品。這種沉寂一直持續至60年代,直到整個公司被奔馳收購后才逐漸復蘇。
奔馳看中了邁巴赫在超豪華市場上的潛力,有意將邁巴赫打造成定位較奔馳更高的品牌,以拔高公司形象。同時,奔馳將邁巴赫動力分部更名MTU,向世界各地銷售邁巴赫的引擎。這意味著邁巴赫的歷史,掀開了新的一章。
●邁巴赫 57(2002-2012)
自1997年東京車展上邁巴赫發布全新概念車之后,邁巴赫這個百年品牌在奔馳的支持下,以對標勞斯萊斯、賓利等頂級豪車的姿態,重新出現在達官富人們座駕的首選列表上。
其中,邁巴赫57車型以大氣舒展的車身姿態、密集豎條紋的進氣格柵、藍-銀撞色的特調漆面、波瀾不驚的類封閉式輪轂設計,向以優雅著稱的DS8前輩致敬之余,讓依舊堅持呆板設計的對手們措手不及。
作為品牌內強調個性化的車型,邁巴赫57的雙渦輪增壓V12引擎可輸出386kW(525PS)的動力,哪怕搭配效率不高的5AT變速箱,依舊能推動2.7噸重的車身,達成5.1秒的破百體驗。
相信眼尖的讀者可以認出它與奔馳W221 S級頗為類似,實際上它卻是基于奔馳W220 S級的平臺所打造而來。從57/62這代車型開始,邁巴赫開啟了與奔馳S級共享平臺的先河。
●邁巴赫 62
與邁巴赫57車系不同,62車系走的是極致的奢華路線,力求在氣場上撇清與奔馳S級的關系。其中,62兩字代表著該車擁有6.2米的車身,這相比57多出的0.5米直接作用在了最為重要的后排上,以換來更為雍容的造型和更“奢侈”的內部空間。
有意思的是,邁巴赫62車系的官圖里,總會出現一個西裝筆挺、頭戴禮帽的司機在駕駛。廠家的言下之意是:這輛邁巴赫永遠不是駕駛者之車,它只會給躺坐在后排的貴賓們,極盡奉上汽車工業的瑰寶。
采用了世界上最頂級的各類材質所打造的內飾,在邁巴赫的個性定制計劃的加成下,為后排乘客們帶來極致尊崇的感受。舉個例子,客戶既可以選擇用四根皮條手工編制的座椅滾邊,也可以選用施華洛世奇元素裝飾的同類產品。
不需選裝的配置,是這兩張令身體感到“賓至如歸”的18向可調躺椅。它們與邁巴赫62車型至臻至美的NVH表現珠聯璧合,為后排乘客獻上了一份厚禮。
伴隨著電動伺服馬達的靜謐作動,后排乘客的目光,或被那三個向齊柏林飛艇致敬的圓形空調出風口所吸引。那類似于原始機械的冷艷質感,不禁讓人回想起數十年前飛艇環球旅行的高光時刻。
不僅如此,邁巴赫62車系還標配了自適應全景天窗,配色十分有科幻電影的范兒,為賓客提供了冷靜思考的氛圍,幫助其做出教科書般的大局決斷。
可惜的是,由于57/62車系過于劍走偏鋒的風格、與品牌認同感不太相稱的售價,導致了銷量上的不盡人意。在W222 S級受到全世界追捧之時,奔馳再次將邁巴赫品牌的定位下沉,僅把它的名號用于奔馳S級的特別版車型。
當然了,與標準版S級停在一起,邁巴赫S級依舊具有更強的氣場。如果你看到車頭和車尾都有大量的鍍鉻裝飾,B柱和車窗包圍也都是金屬銀色,那這就是邁巴赫了。邁巴赫S680的翼子板上有V12的標識,車尾有對應的尾標,并標配了邁巴赫經典類封閉式輪轂,辨識度大增。
邁巴赫S680繼承了邁巴赫品牌舒適第一的造車理念,整體風格沉穩、駕駛輕盈。每每坐進駕駛座,它都會讓你感覺這是一臺昂貴的邁巴赫,畢竟它已經把“柔韌”風格發揮到了極致。
對于后排的貴賓們,邁巴赫提供了相較S級加長了200mm的過人軸距,足以讓后排乘客找到堪比上代62車型的舒展感,較飛機頭等艙的感覺更美妙。尤其,當你的身體陷入到后排座椅中,半躺下身體,整個人就瞬間被融化了。這種舒適的體驗,比定位更高的勞斯萊斯、賓利車型都要好。
不同于勞斯萊斯、賓利的古典奢華主義精神,邁巴赫受限于價格限制,只能采用一種聰明的做法來讓你獲得同樣等級的豪華感。當然了,你是在地下車庫第一次坐上邁巴赫S 680的后座,那你將再無他求。
“再會,老邁巴赫!你好,奔馳 邁巴赫!”
齊柏林飛艇的傳奇光環、不走尋常路的精益求精理念,何嘗不是邁巴赫作為百年豪華品牌的獨特魅力?我們作為看客,相信也能對這種魅力產生共鳴。(文:太平洋汽車網 秦子鈞)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