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2019-11-25 21:49:09 作者:陳燁
    1古入江寺 / 卡爾東遺址回頂部

      【太平洋汽車網 文化頻道】在游記上篇中,我們見識了連綿千里的札達土林,在東嘎·皮央遺址、古格王國遺址,我們從中觸摸到了歷史凝重的一面,此外還在托林寺憶述了古格王朝時期藏傳佛教的復興和發揚。

      下篇我們將走近更為古老的象雄文明——這個數千年前就在西藏盛極一時的國度,從雍仲苯教的發祥和如今所剩無幾的建筑遺跡之中,感受歷史滄桑。

    自動保存_chenye

     
    評論有獎

      本次文章繼續對積極參與文章評論的網友進行抽獎,設置“精彩評論獎”和“走心評論獎”。

      精彩評論獎的獎品為五十鈴mu-X牧游俠X-POWER特別版原廠車模一個,共2個名額。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上)

      走心評論獎的獎品為五十鈴官方小熊布偶一個,共2個名額。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上)

      惡意刷樓或無關評論視為無效。

     
    Day 5
     
    阿里唯一苯教寺院——古入江寺

      行程過半,在接觸了距今一千年左右的古格文明后,我們繼續走向更遠古的藏區歷史。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大多數人對西藏政治歷史的了解,更多是關于和朝來往密切的吐蕃王朝,而實際上藏區最為古老的根基文明,是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古象雄王國和發源于西藏本土的苯教。

      象雄王子辛饒彌沃祖師對過去的原始苯教進行變革,創建了雍仲苯教,后人稱之為“古象雄佛法”,它幾乎是西藏最古老的文化體系。古象雄文明和雍仲苯教是西藏文明的源頭,毫不夸張地說,要深入了解西藏文明,必然繞不開象雄文明;而要研究藏傳佛教,也必然涉及苯教。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今天的藏族民俗中有許多習俗源于雍仲苯教,如煨桑、風馬旗、五彩經幡、白色崇拜等等。而位于噶爾縣門士鄉的古入江寺,就是阿里地區唯一一座雍仲苯教寺院。

      古入江寺建于1924年,內部寺廟、佛殿等建筑建筑以白色為主,乍看與藏傳佛教較為類似,但其實這座寺院是嚴格參照苯教儀軌的,前來朝拜的信徒也是嚴格按苯教傳統規矩,逆時針轉經。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正殿中央是建廟者——瓊追·晉美南卡多杰的靈塔,院內主要建筑有卡洞拉康、祖拉康、藏康、噶丹居拉康等殿堂。建筑中的裝飾、法器、壁畫、殿堂,均嚴格按照苯教儀軌,涉及數量的也多按3、6、9、12等以3為倍數的比例建造。

      除了“阿里唯一苯教寺院”的身份外,關于這座寺廟,最大的引人之處在于這里展示著意外發現的大量關于古象雄文明以及雍仲苯教文化的珍貴文物。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2006年,一輛卡車在阿里噶爾縣門士鄉的古入江寺附近壓塌路基陷車了。這次陷車是卡車司機的不走運,卻是考古學上的一個大驚喜。

      卡車司機陷車后找來了當地村民和附近寺廟的僧人幫忙,結果在救車過程中,大家意外發現塌陷的地方有一個巨大的坑洞,里面竟是一座墓葬。

      整座墓葬規模相當宏大,從文物的特征和年代可推斷這是屬于象雄時期的密集古墓群,有著至少1700年的歷史,大約相當于中原的晉時期。另外,這座墓穴與當時的象雄都城“穹隆銀城”有著緊密的關聯,極有可能是象雄最高統治者的墓穴。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雙面裸身銅像復制品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在這次考古行動中出土的最為重要的就是這個黃金面具。阿里地區本就盛產黃金,根據雍仲苯教文獻中關于象雄傳統隨葬品的記載,黃金面具就是其中一種。后來在阿里地區其他地方也出土了金面具,表明“黃金敷面”的確是當時普遍的喪葬習俗。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而比起黃金面具,出土的絲綢和茶葉更能反映當時象雄王國的興盛和經濟往來。象雄時期的大陸中原,絲綢和茶葉都屬于宮廷和貴族階層才享用得起的奢侈品,在阿里地區出土了這兩樣東西,可見當時的象雄已經和中原有了較為深入和高層次的來往,比吐蕃史書中記載的“唐代文成公主將絲綢和茶葉帶入西藏”要早一千年以上。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從時間上來看,象雄所處的年代,正是絲綢之路起源的漢代前后。而從地理上來看,象雄所處的阿里也是中原連接中亞、西亞的區域,也就是說阿里地區在漢代可能已經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樞紐。因此這里出土了絲綢和茶葉等文物,很大程度地反映了當時象雄文明與亞歐大陸其他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情況。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地處世界屋脊的屋脊,高海拔帶來惡劣生存條件的阿里地區,存在過如此高程度的文明,確實有些不可思議。盡管西藏和阿里如今不再像古代那么難以到達,但象雄乃至整個青藏高原在今天依然充滿了神秘色彩,關于這里的人文和宗教等歷史,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謎等著后人去探知和思索。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殿內墻上一幅掛畫引起了我的注意,院內僧人介紹,圖中是后人根據苯教文獻記載以及卡爾東廢址現狀所繪的象雄王國都城遺址原貌。這座爭議中的象雄都城遺址就位于古入江寺外2公里左右的地方,這個極有可能為當時都城王宮所在地的山堡,如今是何番模樣?

     
    Day 5
     
    卡爾東遺址

      卡爾東遺址位于離古入江寺僅數公里的一個山頭,并沒有一條顯眼或者正式的道路通往那里,僅能在當地人的帶領下,憑著依稀可見的車轍,爬上一段沙土坡道后到達。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坐在車里,顛簸的路況和隨著地形不停左右搖擺的車身容易讓人犯暈,好在mu-X牧游俠有韌勁的底盤和懸掛已經將大部分細碎的震動和彈跳過濾掉了,否則到達山頂后,我可能下車第一件事就是先將午飯交還給大自然。在如此極端的原始環境下去探索古老文明,沒有一輛通過性能好且可靠性足的交通工具,是無法完成的,所幸mu-X游俠強大的四驅系統將我們帶到了山頂的遺址。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巨大的山體從遠處和山腳看上去,和普通的山丘并沒有什么不同。當你開著車從山下的鋪裝公路途徑這里,如非經人提起,你絕不會將這座光禿禿的山丘和青藏高原的根基文明——象雄王國聯系起來,你不會知道這里在四千年前曾是一座宏偉的城堡。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苯教文獻中的提到,象雄王國的都城被稱為“穹隆銀城”,由藏語音譯為“穹隆威卡爾”,“穹”指的是大鵬鳥,“隆”“隆”意思是“地方”,“穹隆”就是大鵬鳥居住的地方。“威”指銀子,這里引申為銀色,“卡爾”是城堡之意。

      因此,穹隆威卡爾即是“大鵬銀城”之意,大鵬鳥是苯教信仰中神圣至高的動物,象雄王也被稱為“鵬王”,其居所自然也就由此命名,以此體現其地位。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據記載,這座象雄都城位于海拔4400米的卡爾東山頂,建筑規模宏大,面積10余萬平方米。2012年,考古工作者對這處遺址及其周邊區域進行了大規模的測繪和發掘研究,發現這座遺址內不僅有石砌房屋、祭壇、內部暗道的遺跡,還出土有石磨盤、石磨杵、鐵三角、鐵甲片、箭簇等大量遺物。

      專家由此推斷這個擁有城堡、墓葬的大型遺址,即便在當年不是所謂的“穹窿銀城”,也應該是象雄時期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城落中心。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到達接近山頂的一處平臺后,繼續徒步往上,穿過被剪開的隔離網,小心翼翼沿著狹窄的小徑抵達山頂。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此時,眼前所見的整座遺址呈現的是徹徹底底的廢墟狀態。是的,幾千年時光,從宇宙維度來看,只是一瞬間,于人類文明而言,卻是滄海桑田的漫長光陰。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若不是那些較為明顯可見的磚瓦壘起的城墻痕跡,你絕不會輕信這里曾經有過什么了不得的事物存在。眼下的一切也不足以讓你腦補出此處當年的模樣,只能從古入江寺那副掛畫中,想象這座城堡當年的大致形態和恢弘氣勢。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極目四望,西邊是連綿群山,象泉河蜿蜒與峽谷之間,東邊則是一片寬闊的河谷,更遠處就是岡仁波齊神山。神山與河水加持,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是確信此處為穹窿銀城者的一個依據。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盡管有相關記載和出土文物,但這些依然不足以確認此處就是傳說中的象雄王國都城,穹隆銀城究竟在哪里,至今依然存在爭議。除了這處卡爾東城堡遺址,位于札達縣達巴鄉的曲龍遺址,也有著比較高的認可度。

    2曲龍遺址 / 夜路穿越回頂部

     
    Day 5
     
    曲龍遺址

      曲龍遺址位于卡爾東遺址約十公里之外,它雖然不像卡爾東遺址出土了大量千年文物,但從遺址所處位置的地形地貌來看,更加符合苯教文獻中關于穹隆銀城的描述。其整體形態也更像是大鵬鳥展翼的姿態,而山麓上千百個洞窟則表明了這里曾經的人文跡象,洞窟內依稀可見的壁畫也無聲訴說著這里曾經的輝煌。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曲龍遺址位于象泉河上游,背山面河,地形險峻,崖壁上分布著大量的洞窟。從遠處看,整座遺址確有幾分神似伸展翅翼的大鵬鳥。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相對于卡爾東遺址說法,另一派的學者則認為曲龍遺址才是真正的穹隆銀城。卡爾東遺址雖然具備了城堡的條件,但并不具備大鵬鳥形狀和銀色這兩大特征。而曲龍遺址正好同時滿足了關于“穹隆銀城”的三個關鍵信息,一是形似大鵬;二是崖壁上有大面積的白色巖層;三是城堡屬性。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在2018年,考古團隊對曲龍遺址的城堡、窯洞、石壁等遺跡進行了更為系統性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曲龍遺址的遺存物質年代大概可追溯到公一到四世紀,距今約1600-2000年。

      此外,專家們在曲龍遺址還發現了幾百年前刻在石頭上的祈文。經研究發現這些祈文由古格晚期的人們到此處懷念先人時刻下,并在祈文中將此處記述為“王都曲龍”和“宮殿穹窿”。這表明至少在七百年前的古格時期,曲龍這個地方就被作為是象雄最后的都城。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不同于卡爾東遺址至今仍完全保留著原始模樣,曲龍遺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開發,通往山頂的石徑得到了更好的鋪設并加裝了圍欄,方便慕名遠道而來的游客,山上也掛上了不少藏民祈求神明庇佑的五彩經幡。

      當然,在這里你不會看到售票處和宰游客的便利店,千古文明遺落在荒蕪之地的殘垣斷壁,暫未受到太多外界世俗的侵擾。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攀爬這座古跡是需要一些體力和勇氣的,很多地方都十分狹窄、陡峭且驚險,正如我腳下這個塌陷滑坡的地方,損壞的木板在此處露出了一個相當大的缺口,稍有不慎踩空,身材瘦小的足以直接掉下去。然而越是不易,越是激發著你的興致,每踏一步,心靈上仿佛就與古老傳說的真相更近了一點。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卡爾東和曲龍這兩座遺址之間,關于“穹隆銀城”之爭至今沒有定論,卡爾東遺址擁有高級別的出土文物,曲龍遺址卻勝在地貌和形態更貼合文獻描述,但是兩者均缺乏絕對明確可靠的證據來確認其“象雄都城”的身份。

      而在爭論的兩種聲音之外,我們是否還可以大膽猜測:卡爾東遺址和曲龍遺址,都是象雄都城,只是在功能上有所不同?

      畢竟在很多史籍中都提到象雄疆域東西千余里,人口數十萬。而阿里地區貧瘠的土地和惡劣的自然環境,也使得居民難以大量聚集在一地,所以有著幾十萬人口的象雄王國,其都城面積也可能不會太小,卡爾東和曲龍兩處遺址相距不過10公里,當權者將王都進行政治和宗教上的功能分區,并非沒有可能。

      然而歷史的真相,只能交給科考工作者去慢慢挖掘和推敲。

     
    Day 5
     
    夜路穿越

      從曲龍遺址一路往東南方向行駛,我們將驅車200公里前往地處中印尼三國邊界的普蘭縣城。普蘭縣位于西藏自治區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南側的峽谷地帶,這個縣城僅有1萬左右人口,卻坐擁岡仁波齊神山、瑪旁雍錯圣湖、納木那尼峰、拉昂錯等幾個重要的自然景觀。此外,普蘭因臨近國界,因此這里活躍這很多尼泊爾人以及印度人,在邊貿市場還可以買到許多尼泊爾品。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這條完全非鋪裝的道路十分顛簸,但空曠的荒原帶來一望無際的視野,牧游俠優秀的底盤濾震,會讓你想要將車開得飛快,但時不時出現的深坑和溝坎讓車速始終無法提上來。

      據說這條路最早是古印度人前往岡仁波齊神山朝圣的必經之路,如今它已經處于邊境管制區域,同時隨著其他邊防道路的建設,這條蹊徑變得杳無人煙,周邊區域也成了藏區野生動物的寧靜之地。

      途中我們見到了大量的藏野驢成群結隊在河邊和草地上奔跑嬉戲,當車隊經過,它們會停下來好奇地注視著。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藏野驢生活于高海拔地帶,集群生活,擅長奔跑,警覺性高,天敵包括狼、雪豹和猞猁等。藏野驢主要棲息于中國青海、甘肅、新疆、西藏,四川西部也有少量分布。

      由于生活在高寒偏遠、人煙稀少的青藏高原地區,藏野驢這個種群受到了天然保護。但部分地區曾因為過度放牧造成食物匱乏,以及違法偷獵的傷害,藏野驢的種群數量一度告急。現在藏野驢已經成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由于保護措施得當,藏野驢的數量在逐漸恢復。據估計,90年代時藏野驢的數量約為6萬左右,到2000年前后已有近8萬只,如今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10萬只以上。在阿里改則縣察布鄉北部和尼瑪縣西北部的局部地區,生活著數量龐大的藏野驢群,有些群體的數量可以達到500只以上。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藏野驢非常善于奔跑,且耐力極好,可以一口氣跑個四五十公里不休息,而且它們有個特殊的習性就是喜歡跟汽車賽跑。當汽車遇到驢群時,特別是正在奔跑的小隊伍,它們會保持跟汽車平行一段距離后加速從汽車前方橫穿,赤裸裸地秀技能,十分有意思。不過這種行為有時會使得它們自己被汽車撞擊而傷亡。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這次科考之旅的mu-X牧游俠有1.9T和3.0T兩種動力,實際體驗下來,1.9T車型的動力,在阿里地區這樣的高海拔地區,也不至于說動力不足,即便是大角度的坡道,只要選擇低速四驅模式,照樣一腳油門通過無壓力。當然,3.0T車型在起步和中段加速時,會有更強勁的動力表現。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而對于沒有坡度的路面,即便是溝壑縱橫坑洼泥濘的惡劣路況,高速四驅已完全足矣。柴油動力強勁的扭矩表現在這些路況有著汽油機難以達到的優勢。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為了趕路,我們一路疾馳,當遇到強烈的路面顛簸時,牧游俠顯得頗為堅固且強韌,盡管底盤避震能夠有效地過濾細碎震動,然而當你來不及減速軋過一道深溝,突如其來的彈跳不可避免地帶來強烈的不適感,但減震筒壓縮到底的那種緩沖作用和車身的整體性會讓你對牧游俠有足夠的信心,因為你能感覺到它扛得住。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夜幕完全降臨之后,車隊在一片虛無的黑暗中穿行,夜空中盡管銀河清晰可見,但微弱的光不足以提供光源,地面依然伸手不見五指,車頭的燈光是我們行進唯一的依靠。好在我們車隊壯大,且有領隊帶路,假想如果單車自駕時無意闖入這種徹底的黑暗且完全沒有路標指引的與世隔絕之地,恐怕會絕望到失去理智吧。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停車休息時,呼嘯的大風中傳來了湖水波浪涌動的聲音,此刻,鬼湖拉昂錯就在我們身旁,而普蘭縣城,就在不遠的前方等待著我們。

    3科迦寺 / 普蘭宣服回頂部

     
    Day 6
     
    科迦寺

      從經過長達6小時的顛簸,我們終于夜里十一點抵達了普蘭——這座在藏傳佛教中有著非凡地位的小縣城城。接下來這一天的行程,我們將緊密圍繞藏傳佛教及其根源——雍仲苯教進行。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科迦寺位于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的科迦村,于公996年由大譯師仁欽桑布主持創建,是一座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科迦寺和上篇中札達縣的托林寺(點擊回顧)都是聲名遠播的藏傳佛教千年古寺,兩座寺廟也都始建于996年,更有說法稱兩座寺廟為同一天開始修建、同一天開光。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古格時期的益西沃決意從古印度請來阿底峽大師入駐托林寺傳教,費盡功夫之后,阿底峽尊者終于在1042年進入藏區前往托林寺,而他進藏的第一站就是科迦寺。科迦村正是由于眾多朝拜者聚集而以科迦寺為核心逐漸拓展開來的。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科迦寺吸引了許多周邊地區包括尼泊爾等境外的信徒前來朝拜,每年藏歷六月也有舉辦大型佛事活動。和西藏的其他寺院一樣,科迦寺在文革期間,其院內文物、建筑、壁畫等遭到了嚴重的破壞。80年代以后,古建筑陸續得到修復,2001年6月,科迦寺正式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普蘭是一座被雪山包圍的縣城,從科迦寺內的一座木梯上到殿頂,便遙遙望見被譽為長壽女神之山的崗次仁雪山。在這樣被藍天、雪山、佛殿、經幡包圍的環境之中,周圍所見均為純凈圣潔之物,我想即使是兇悍惡徒,心中的邪念也會被滌蕩凈化吧。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留心觀察的話你會發現很多佛殿內部并沒有開辟窗戶,但座上佛像總是通體光亮,仿似佛光四射。原因就在于殿頂的小木窗,它可以讓自然光均勻地進入殿內,由上至下照亮佛像,營造神圣莊嚴之感。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身為千年古寺,這里自然也藏有千年傳世之物,且所幸沒有在文革期間遭受厄運。在科迦寺一座偏殿的二層房間內,存放著大量珍貴的卡和經卷。墻上掛滿的一幅幅唐卡,都有著少則幾百年的高齡,雖然大部分都已褶皺泛黑,但上面的精美圖案仍然清晰可見,其中也不乏有些色彩依舊鮮艷。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視線轉移到殿內的另一面墻,這里存放著從建寺以來的部分經書和佛像,寺內的工作人員表示這面墻陳列的東西都非常古老。圖中這些經書大部分都有八九百年之久,有些則達千年以上,最少也有小幾百年。如今這些經書已不再是僧人們學習佛法的資料,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寶貴遺物世代相傳。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一張供奉香火的桌臺上擺放著許多未經使用的酥油燈。作為藏族地區一種極為普遍且重要的法器,很多人聽聞過卻了解不多,這里順道科普一下。

      酥油燈用作燃料的酥油,是從牛奶或羊奶中提煉出來的油脂,呈現乳黃色,點燃后火光穩定,奶香飄然。酥油燈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是佛教各種法事和活動中最重要的法器之一,在一些千年洞窟遺址中,常見內壁和天花板烏黑油亮,實際上便是長期為酥油燈所熏。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Day 6
     
    宣服

      在科迦寺內,我們還有幸見到了傳承千年的普蘭傳統服飾——宣服,因披風上有龍鳳飛天圖案,因此也被稱為飛天服。普蘭“宣”服融合了族、藏族、尼泊爾、印度等國家和民族在服飾編織、刺繡縫制、金銀打造上的技術精髓,精湛的制作工藝令歷史文化研究人員驚嘆。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男式宣服相對簡易,一身黃袍為主體,一串寶石項鏈垂于胸前,紅色腰帶別有佩劍,據說這種類似于蒙古裝的風格是受到成吉思汗西征時期給當地文化所帶來的影響。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女式宣服則隆重華麗,由頭飾、項鏈、耳墜、圍脖、披肩、衣袍、靴子等部分構成主體,每件配飾都經過多重復雜工序制作,披風由羊羔皮和絲綢縫制,鞋子由牦牛皮和牦牛毛縫制,工藝精細,圖案美妙,且全身上下綴滿金銀、綠松石、紅珊瑚、瑪瑙、天珠、蜜蠟等珠寶,極盡奢華之能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由于整套服飾上盡是各種配飾和寶石掛墜,因此整體重量可達20公斤以上,穿脫也十分繁瑣,再加上傳承下來的完整宣服數量很少,如今只有大節日或盛典時才會穿戴。據說只有具備品德優良、才智過人的婦女,才穿著宣服的資格。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實際上如今所見的每一件宣服都價值不菲,非要以一個人民幣數字來衡量的話,那都是百萬和千萬級別的,其中最珍貴的一套甚至達上億元價值。不說服飾上面大量的奇珍異石,單是服飾本身那歷經千年時光的文化沉淀就足以使它成為無價之寶。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關于宣服的起源并沒有確切的說法,即便是當地人對這種“飛天服”也沒有完全統一的認知,但服飾的裁剪、飾物的搭配,都透露著的遠古痕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象雄時期的盛世文明。

    4神山岡仁波齊 / 圣湖瑪旁雍錯回頂部

     
    Day 6
     
    岡仁波齊

      普蘭縣境內最為人所知的,還要數佛教中地位舉足輕重岡仁波齊和瑪旁雍錯,這兩者之所以神圣,不僅僅在于它們神山圣湖的身份,更在于它們所處的岡底斯山脈,是古象雄和雍仲苯教的發源地。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根據雍仲苯教文獻,象雄的發源地在今天西藏阿里地區的岡仁波齊(岡底斯山脈主峰之一)和瑪旁雍錯圣湖一帶,而在青藏高原生活的古象雄先民,創造出了以岡底斯山周邊地區為世界中心的文化體系。如今的藏族文化也是正是在古象雄文化的根基上,吸收融合周邊地區民族文化而發展起來的。來到公世紀左右,曾經在青藏高原統領四方的象雄才走向的衰落。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在末期階段,象雄王朝與藏區另一崛起的強大勢力——吐蕃王朝聯姻,松贊干布將其妹妹薩瑪嘎嫁給了末代象雄王李彌夏。然而,或許是出于警惕,或許是出于淡漠,象雄王對于這位吐蕃公主并不寵幸。

      兩國之間脆弱的聯姻使得薩瑪嘎并不得寵,受盡了冷落的她向娘家的王兄去信暗示可出兵攻打象雄,里應外合,將其征服。也許等待這個機會已久,吐蕃皇室當即起兵,在今那曲尼瑪縣當惹雍錯一代,設伏殺死了末代象雄王李彌夏,隨后收其國土,統其國政,象雄由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從此之后,關于象雄的記載并不多,留給后人無盡的猜想。但為什么延續了長達千年的象雄文明,留下的史籍和傳世之物如此之少,以至于它一直處于一種極為神秘且朦朧的狀態,我想吐蕃王朝對此難辭其咎。正所謂歷史由勝利者書寫,吐蕃王朝滅象雄后,隨著佛教在青藏高原愈發得勢,對以苯教為核心的文明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也并非不可能,古老而偉大的象雄文明也許正因此受到相當程度的抹除和改寫。

      這就使得現在的我們想要了解真正的象雄,只能通過雍仲苯教少量的文獻去理解和推斷。但可以確定的是,雍仲苯教是象雄時期形成的西藏最古老的教派。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岡仁波齊峰雖然海拔僅6656米,不僅在西藏眾多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排不上名,比起鄰近的納木那尼峰(7694米),也矮了不少。但不論是古老的雍仲苯教還是如今的藏傳佛教,乃至印度教、耆那教等,都將岡仁波齊視為神山。

      岡仁波齊對于他們的意義,各個宗教之間有著不同的說法,但它之所以會被多種宗教視為神山,顯然跟它的形態有關。形似圓冠金字塔,由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橫向巖層構成形狀,被認為是佛教中卍字的天然化身。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也許是“世界中心”這個頭銜使得它在人們心目中太過于圣潔崇高,無人敢輕易冒犯,岡仁波齊至今依然是無人登頂過的處女峰,只有千千萬萬專程前往朝圣的教徒和慕名而來的膜拜者。

      影片《岡仁波齊》記錄了十幾位藏民朝圣的過程。導演帶著拍攝團隊跟拍了這個朝圣隊伍一年多,在長達2500公里的路程中,所有人磕著長頭徒步前往,每三五步便俯身投地,朝拜祈禱。途中他們遭遇了老人離世,也迎來了新生兒的降臨,車禍導致牽引車報廢,男人們只好輪流推著裝物料的板車前行一段距離再折返回去補磕長頭,遇到冰冷的水流和泥濘的土路也不能省去俯身膜拜的每一個動作。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每個人都平和、虔誠且堅定,他們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到達岡仁波齊,無暇顧及得失和虛榮,食物不多但依然愿意分享給其他陌生的朝圣者,車被撞壞了也不會狠狠訛上一筆,錢花完了就打工存錢再繼續出發。

      與他們相比,城市之中的人,仿佛生活在另一個世界,為了金錢計較分明,為了面子互相攀比。朝圣者追隨圣潔的神明,而都市人追求體面的生活,說不上哪一種更高尚,只不過彼此的信仰不同罷了。

     
    Day 6
     
    瑪旁雍錯

      藏區三大圣湖之中,羊卓雍錯和納木錯因為在拉薩周邊,很多到西藏的游客都可以輕易去打卡。但另一個圣湖——瑪旁雍錯就不是那么容易到達了,聽過的人可能不少,但去過的人恐怕不多。坐落于阿里普蘭這樣偏遠的邊境,與岡仁波齊遙相對望的瑪旁雍錯,其宗教地位和精神含義是其他兩個圣湖所無法企及的。

      瑪旁雍錯藏語意為“不可戰勝之湖”,位于岡底斯山脈主峰岡仁波齊和喜馬拉雅山脈納木那尼峰之間,湖面海拔4588米。它是中國清澈度最高的湖,湖水透明度達14米;全湖最大水深81.8米,平均水深46米,面積412平方公里,是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同時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瑪旁雍錯的湖水源于岡底斯山的冰雪融化,并由雨水補給,作為佛教中的“圣湖”,清澈甘甜的淡水在夏季會吸引很多佛教徒前來沐浴凈身,沐浴圣水祈求延年益壽。

      圍繞著瑪旁雍錯有8個寺廟,分布在湖的四面八方。坐落于圣湖旁的這些寺廟自然其然地成為了眾多教徒前往朝拜的地方,于是在寺廟周邊,便有著數不清的藏文石刻、五彩經幡。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佛教里的石刻文化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藏族人和佛教徒是高度的自然崇拜主義者,他們認為石頭是地球上唯一不會腐爛、不會銹蝕也不會被摧毀的東西,象征著永恒。于是他們把佛經刻在石頭上,是為了讓佛法和大自然一起永存,并為世間眾生帶來和平、安寧和福祉。

      而五彩經幡在藏區更是隨處可見,在各種山口、河湖岸邊、寺廟等地都能見到。這些幡上面印有佛經,佛教徒相信,經幡飄動一下,就是誦經一遍,隨風舞動的經幡便時刻不停地向神傳達著人們的愿望,祈求得到神的庇佑。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許多慕名前來朝圣的教徒會在湖邊撒隆達,這是另外一種典型的藏族人民祈福的方法。將佛經和駿馬等“五雄”圖案印制在五色方形紙片上,在埡口、山頂等地方乘風飄撒,紛飛的隆達便如雪片般飄向云端,表達著對神的敬意,也向神祈求福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在這樣人跡罕至的神圣高原邊域,在眼前的藍天圣湖雪山之下,眼前的美景讓同行所有隊員們都忍不住跳下車咔嚓咔嚓燒起了快門。

      同車的小姐姐迅速找到了攝影最佳位置,以優雅的坐姿,面著圣湖和納木那尼雪山,閉上雙眼沐浴起了海拔4500米的陽光,紫外線再強也要拍到最完美的一張。而關老師則默默點起了一根煙,我想這應該是關老師抽過最有意境最圣潔的一根煙了。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Day 6
     
    鬼湖——拉昂錯

      拉昂錯和瑪旁雍錯這座圣湖僅一丘之隔,但它卻被稱為鬼湖,拉昂錯在藏語的意思就是“有毒的黑湖”。拉昂錯相比于圣湖周邊的靈氣和神圣,鬼湖拉昂錯的湖岸線相對冷清了一些。而它只所以被視為鬼湖,主要跟它的水質有關系,因為它是不能飲用的咸水湖。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實際上在更遠古的時期,圣湖和鬼湖是一體的,由于地質運動和冰川融化攜帶著碎屑物質在湖底堆積,使湖床中部逐漸抬升。同時隨著全球變暖加劇冰川萎縮,補水量減少,大湖面積萎縮,造成水位下降從而露出了被抬升的湖床,于是便形成了兩個湖。

      兩個湖分隔后,由于瑪旁雍錯湖水的蒸發量小于補水量,且湖水流動多,因此可以常年保持淡水狀態。而拉昂錯卻是一個封閉的湖,更大的蒸發量也讓它的含鹽量逐漸升高,變成咸水湖。由于兩湖海拔均達到4500米左右,地下的凍土層阻斷了兩湖之間地下水的互相滲透,成了兩湖如此臨近卻可以保持一淡一咸的另一個原因。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拉昂錯周圍確實沒有什么樹木植被,湖岸上是成片的沙地,貧瘠也是拉昂錯被視為鬼湖的原因。可能是被定義為“鬼湖”之后,所有便認為它哪哪都邪氣,于是便有了“鬼湖無風三尺浪”的說法,還有說法稱湖邊的暗紅色小山色彩古怪迷離,湖面上空常常波譎云詭而圣湖卻一片晴空等等。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這聽起來多少有些詭異,實際是否真的如此,作為一個初次到訪的過客,我沒有太大的發言權,只是當天所見只有它的湛藍和平靜,也和瑪旁雍錯一樣天高云淡。不過鬼湖和圣湖的共存,似乎也很好地象征著在宗教迷信之中,有神必有鬼的特點。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在拉昂錯休整時,一位騎手向我們的牧游俠車隊表達出了好奇,見到我舉起相機,他也毫無防備地熱情向招手示意。簡單交談得知他來自杭州,一個人單車進藏騎行,剛摔了車,所幸無大礙,會繼續他的朝圣之旅。千里跋涉后能夠在此美不勝收的世外之境遇見同樣遠道而來的人,讓他頗為興奮。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騎手跨上他的BMW旅行摩托車繼續趕路,目送他遠去,不禁心生佩服。是什么樣的人生,什么樣的決心,才會讓一位年過半百的男人,憑著一臺單薄的摩托車,獨自橫穿整個中國從江南到達阿里……又是何等釋然的心態,才能在摔過車后依然對陌生的車隊主動示好。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騎手遠去的背影正好與兩臺對象而來的陸地巡洋艦同框,兩者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不同于摩托車的單薄,在藏區出現頻率極高的陸巡龐大而厚重,能干且可靠。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當然作為我們這次科考之旅的通行保障車輛,五十鈴mu-X牧游俠同樣全程保持極佳的狀態。除了純正越野車必備的高強度非承載式底盤和強大四驅系統之外,柴油動力的它提供了相對于汽油發動機更強的扭矩表現,應付極端路況更加從容。比起百萬級別的陸巡,牧游俠的性價比有著絕對的優勢。

    5達格架地熱噴泉 / 扎什倫布寺回頂部

     
    Day 7
     
    沿著219國道日行千里

      從拉薩出發往西邊飛越了1200公里到達阿里,然后一路向東往回走,行程的終點是日喀則,從普蘭出來,距離還有近1000公里,接下來的兩天日均趕路500公里是免不了的了。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天還沒亮就被叫起來,趁著晨光,我們要去轉神山。

      轉神山是從古象雄時期流傳下來的習俗,根據藏傳佛教中對轉神山的解釋:轉神山一圈,可洗清一生的罪孽;轉神山十圈,可在五百輪回中免受下地獄之苦;轉神山一百零八圈,即可今世成佛!

      岡仁波齊作為所有神山中地位最崇高的一個,吸引了大量前來徒步轉山的人,而真正虔誠的朝圣者會沿著外線轉十三圈,然后進入內線繼續轉山。

      要知道岡仁波齊轉山一圈足足有50公里以上,行程緊張,徒步是不可能的,不過開著牧游俠去轉一圈也當做是給自己清洗一下罪惡吧。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結果車隊來到一座白塔下方,,從這里可以望見迎著朝霞的岡仁波齊,領隊說眼前這座白塔,只要繞著它轉13圈,就等于繞岡仁波齊一圈。聽到此話,所有人都忍著刺骨的寒風下車圍著白塔轉了起來。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雖然被凍得直哆嗦,但想到走完這13圈,我過去的所有的罪惡就能被洗凈,突然間覺得很有意思。這種大大節省時間和體力的“偷懶式”轉山是怎樣被發明出來的我不敢隨便臆測,但這似乎說明了信仰這東西,是一種高度唯心的心理活動,對一件事,只要你信,它就存在。就像你相信奇跡,你便很有可能創造出令人不可思議的事物。

      作為一個到此一游的無宗派人士,以佛之名,“轉完”了神山,也“洗掉”了罪孽,今天剩余的行程,就是沿著219國道飛馳500公里奔赴薩嘎縣。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219國道起點為喀什地區葉城縣,終點為日喀則市拉孜縣,全長2140千米,途經新疆、西藏兩個自治區。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說它是一條天路也不過分,219國道平均海拔高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9°C,沿途翻越了5座五千米以上的山峰、16個冰山埡口、44條冰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有的路段非常狹窄,會車困難,有些路段則是泥石流、塌方、大雪阻隔的高發區,非常驚險。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不過在2013年以后,219國道的大部分路段都得到了很好的修善,并鋪成了柏油路面,彎道會設置護欄,因此相對而言較為安全,普通轎車也完全可以行駛。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前面說到西藏實際上有著各種不同地域風味的餐館,其中以川菜為主力軍,其他包括西北菜、東北菜甚至粵菜都有機會能吃到。習慣了藍天白云雪山黃土之后,午餐的東北大飯店(實際上就是一家規模稍大的餐館)這種紅配綠大花布的裝潢著實有點讓人出戲。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這些分布于交通要道的餐館常常會提供一些床鋪,雖然簡易卻足以讓那些跑長途運輸的貨車司機睡個好覺,畢竟在西藏,設施齊全的酒店旅館往往不是你想要就會有。

      219國道是一條完全開放性的道路,穿越草原和荒地的路段,并不會設計斑馬線和紅綠燈(顯然也沒有這個必要),所以時不時會有被牧民放養的羊群或牦牛群橫穿馬路,而你要做的就是停車耐心等待他們通過,不要按喇叭催促。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在西藏,如果你把牧民的牛羊撞死,是非常吃虧的一件事,你并不能因為它不“遵守交通規則”而免責,一頭牦牛隨便就要你賠好幾萬。而如果你覺得報警處理才妥當,警察實際上不會幫你,你能做的只有一件事——賠錢。

     
    Day 8
     
    達格架地熱噴泉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行程已進入尾聲,最后一天我們將從薩嘎縣繼續驅車480km前往日喀則。途中我們將打卡世界海拔最高的間歇泉——達格架地熱噴泉和藏傳佛教格魯派四大寺廟之一——扎什倫布寺。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達格架地熱噴泉位于西藏日喀則昂仁縣,海拔5080米,是中國規模最大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間歇噴泉群。達格架噴泉的形成與喜馬拉雅山的上升活動有關,這里的噴泉群對于研究青藏高原地質歷史有著重要的意義。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在一片不大的河谷密布著大大小小幾十個泉眼,最大的一個噴泉口直徑達30厘米,水溫接近90攝氏度,噴發高度1米左右,最高時可達10米,延續時長約10分鐘。大型的噴發還會伴隨巨大的響聲和大量的高溫水汽,并擴展成直徑2米的水汽柱,升騰20米高。

      由于泉水和蒸汽中含有從地殼中攜帶出來的硫元素,所以現場會有一股明顯的氣味。好在這種氣味并不算太難聞,反而會讓你感受到來自大自然的氣息。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在最大的噴水口附近測得水溫高達86攝氏度,這個溫度已經可以將雞蛋完全煮熟了。而我們是有備而來的,前一天晚上已經買好了籃子和雞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別說,這海拔5000米的噴泉煮出來的雞蛋真是出奇的香,仿佛泉水中豐富的礦物質滲透到了蛋黃之中,連同蛋白也散發出一股大自然的清香。

      我想看到這里的你一定會說這完全心理作用,沒錯你說得對。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除了煮雞蛋,用這里的地熱泉泡腳更是令人拍手稱絕。泡過溫泉就會知道,45度的水對于人體來說已經非常熱了,而50度的物體直接接觸皮膚就會出現燒傷癥狀,再往上就屬于危險范圍了。而這盆中73.7度的水完全足以把你燙傷,大伙只好就近找來石頭放入水中降溫后才能享受高海拔泡腳之樂。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這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足浴中心無疑了,不知道凱迪拉克車主得知后是不是躍躍欲試……

     
    Day 8
     
    扎什倫布寺

      經過長途跋涉,我們已經從219國道轉至318國道。318國道從上海黃浦區起始,橫跨中國東西,沿途經過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等多種地形,涵蓋了江南水鄉、天府盆地、青藏高原等多種景觀,尤其從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這一段,密布驚險、壯美的自然景象,于2006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

      途經318國道5000km紀念碑后,繼續向日喀則市區的扎什倫布寺趕路。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扎什倫布寺是日喀則地區最大的寺廟,也是班禪額爾德尼的駐地。這座寺院于明朝正統12年(公元1447年)由一世達賴喇嘛根敦主巴始建,并由四世班禪額爾德尼羅桑卻吉堅贊在1600年前后進行大規模擴建。扎什倫布寺與拉薩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為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扎什倫布寺最早是根敦主巴為紀念其圓寂的經師,聘請工匠制作了一尊5米高的釋迦牟尼鎦金銅像。佛像鑄成后,根敦主巴在貴族的資助下,修建了扎什倫布寺來供奉佛像。在隨后的150年間,扎什倫布寺的殿堂和僧舍逐漸擴充起來,供奉的佛像也持續增加,并逐漸成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在后藏的根本道場,吸引了來自周邊、阿里地區乃至境外的尼泊爾、克什米爾的僧侶。如今這里已經成為一座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設有經堂57間、房屋3600余間的大型院落。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扎什倫布寺依山而建,殿宇層次分明,高低錯落有;主要的佛殿外墻均涂成紅色,在藏傳佛教中,紅色的墻體和紅色的僧服表示莊嚴;寺院外圍筑有宮墻,沿山勢起伏蜿蜒。整座寺院有著普通寺廟所不具備的氣派且威嚴,作為班禪額爾德尼的駐地,它的地位與影響力和拉薩的布達拉宮有得一拼。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院內的建筑大多高大宏偉,強巴佛殿、曲康夏(四世班禪靈塔殿)、扎什南捷殿(五至九世班禪合葬靈塔殿)、釋頌南捷殿(十世班禪靈塔殿)這“四大殿”尤其高聳。強巴佛殿高30米,供奉著1914年由九世班禪確吉尼瑪主持鑄造的彌勒佛坐像,這是世界最大的室內佛像。和其他佛殿一樣,內部禁止拍照。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從四世開始,每一位班禪大師圓寂后都會在這座寺廟修建靈塔祭祀,而在“文革”中,五至九世班禪大師的靈塔被毀。直到1985年,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大師才為他們重新修建了一座合葬靈塔殿,這就是班禪東陵扎什南捷殿,意為“吉祥的天國”。

      十世班禪大師在南捷殿建成后幾天便圓寂了,他圓寂后也在扎什倫布寺修建了靈塔,供奉在釋頌南捷大殿。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拐進扎什南捷殿后方的一條小巷道,立馬聽到不遠處傳來的誦經聲,加快腳步往前去一探究竟,只見庭院的一角,上百位喇僧侶秩序分明地排列并席地而坐,持香高歌,歌聲中帶著堅定和虔誠,整齊、嘹亮且富有韻律,仿佛可以穿透人的肉體,直擊靈魂。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這樣的場面十足的震懾人心,你會不自覺地停下腳步,瞻望著他們,放空自己,安靜地聆聽,絲毫不忍大聲說話來打擾他們。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歌聲短暫停歇,稍加觀察發現盤坐在平地的僧人大多年齡不大,有的甚至看起來只有十來歲。你會不由得感慨,羨慕他們得以在這樣安逸而純凈的宗教環境中成長,受佛法的指引和庇佑,無欲無求。同時你又會忍不住設想,假若有天他們突然置身繁華都市街頭,在霓虹閃爍中看到這世界瘋狂的一面,會不會有那么一瞬間迷失了自我?

     
    寫在最后

      一路走來,從札達的土林,到達格架地熱噴泉,千萬年的地質演變詮釋了滄海桑田;從古格文明殘存,到象雄都城之爭,歷史的迷蹤還在困擾著后人;從大昭寺,到托林寺,到古入江寺,到科迦寺,再到扎什倫布寺,從雍仲苯教,到藏傳佛教,青藏高原始終浸浴著佛光。

      很慶幸這趟偉大的人文地質科考之旅,mu-X牧游俠兢兢業業地陪著我們走完了每一個節點。文明會熄火,但歷史從未拋錨。

    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區科考之旅(下)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陳燁)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保持硬派心 測江西五十鈴mu-X牧游俠1.9T

      今年20-25萬元的硬派越野車在話題上火了一把。雖然硬派越野車實際市場容量沒有同價位的城市型SUV大,也許只有硬派越野車才能帶你安心的游山玩水,甚至能夠小小玩耍一下。其中這個價位,我還是最中意是江西五十鈴的mu-X牧游俠。只因為它是在這個價位中為數不多的柴油車型。這次我來到初冬的北京再一次測試它。

      跋山涉水好幫手 實拍mu-X X-POWER版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細數圈內的20萬左右合資品牌SUV中,江西五十鈴的mu-X牧游俠可以說是性價比頗高,既有非承載式車身,又有分時四驅以及7座布局,雖然mu-X牧游俠所在的市場還是有點小眾,但升級改進的腳步卻沒有停下。在經歷大改款后,mu-X牧游俠也推出了升級包版本車型。我們今天體驗的mu-X牧游俠X-POWER版,這款車型在保持原有配置基礎上換裝了更為時尚的火山灰色涂裝,搭配內外橙色撞色主題以及麂皮材質,突出個性化,再一次將SUV的個性推上更新高度。(下文中將把2018款mu-X牧游俠X-POWER版簡稱為:X-POWER)

      內飾推倒重來 評五十鈴新mu-X牧游俠1.9T

      “牧游俠”這個名字大家肯定很陌生,但提起mu-X,大家可能還會有點印象——嗯,牧游俠是五十鈴這臺硬派SUV的中文名。上市兩年多,這款車型并沒有在車市中驚起波瀾,更多只是迎合小眾愛玩車人的歡心,實為車圈的一股清流。即便如此,五十鈴也沒有故步自封,而是引入最新的2018款mu-X,并取了一個中文名字,順帶還引入了讓人期待已久的1.9T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那么這臺1.9T發動機的實際表現怎么樣?看數據可是要比原來的2.5T更厲害呢。

      擴大受眾面 試五十鈴2018款mu-X牧游俠

      越野圈子里,五十鈴mu-X也算是頗有名氣的一款車型,尤其是20萬左右的合資品牌SUV理由,既有非承載式車身,又有分時四驅以及7座布局的,除它以外并無可選。雖然mu-X所在的市場相對還是有點小眾,但升級改進的腳步卻沒有停下。而這次的大改款除了用上新的中文名字“牧游俠”以外,連同動力配置都有諸多改進,誠意是有了,但這1.9T開起來究竟怎么樣呢?這是我參加試駕前的最大疑問。(下文把2018款mu-X牧游俠簡稱為:2018款mu-X)

      誠意提升品質 試駕江西五十鈴2017款mu-X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頂級的越野拉力賽事環塔拉力賽,有著一支奪冠的“年輕”參賽隊伍。為啥說他們是“年輕”,因為他們采用僅經過10天時間作安全改裝的車輛江西五十鈴mu-X和D-MAX。更重要的是他們首次使用這款車參賽即可奪冠,這一點令人十分驚訝。賽車手們對于這款車動力系統、傳動系統、底盤等硬件大贊有加。這次mu-X迎來的年度小改款,2017款mu-X針對顧客反映有著較為明顯品質升級。同時青山也到江西五十鈴的工廠參觀,究竟他與日本的工廠是否有著差異。

      獨家!皆電聯合特斯拉邀請50名網友現場體驗國產版Model 3

      50位來自皆電的粉絲齊聚廣州車展特斯拉展臺,共同體驗了國產版特斯拉Model 3。

      特斯拉皮卡訂單已破20萬輛 股價反而暴跌6%?

      如此Cyberpunk的公司,沒有哪家投資機構能預料到他的下一步動作吧?

      2019廣州車展:廣汽豐田威蘭達首發

      廣汽豐田WILDLANDER公布正式中文名為“威蘭達”。新車將于11月開幕的廣州車展首發,2020年第一季度預售。

      TNGA架構再出重拳 第四代豐田漢蘭達解析

      全新第四代豐田漢蘭達在剛剛開幕的2019洛杉磯車展上亮相,基于TNGA-K平臺打造,提供2.5L混動和3.5L V6兩種動力。

      2019廣州車展:北京奔馳GLB亮相 11月29上市

      2019廣州車展于上北京奔馳帶來了全新SUV車型GLB。新車定位豪華緊湊SUV,將于11月29日正式上市。

      一级a做免费大全在线观看_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_欧美激情二区在线播放_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
      <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洲 |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 在线免费亚洲天堂AV影院 |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 伊人网国产一本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