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品牌最豪的車 有些竟貴過勞斯萊斯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記得在幾個月前,我們公司地庫中出現了一輛嶄新的雷克薩斯LS。身為汽車編輯的我忍不住走近打量了一番,心理暗自想到:誰會買這個車啊,有這錢,買輛邁巴赫S級不香嗎?
后來發現是我無知了,經過詢問身邊同事才了解到,這輛車是我們公司老板的新座駕。的確,對于喜歡低調追求別具一格的老板來說,他們對勞斯萊斯古斯特、賓利飛馳一類的“土豪”車型早已產生了視覺疲勞,時不時就喜歡一些“扮豬吃老虎”的角色。于是,主流品牌生產過的最貴車型,也就成為了他們多次購車后的首要選擇。
說起主流品牌們造過最貴的車型,我猜大家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出幾輛來。沒關系,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那些主流品牌的“壕”車世界,看看身價不菲的它們究竟有何不同。
在奔馳的產品序列里,售價最貴的車型并不是馬路上偶爾能看到的邁巴赫S680,在它價格之上,還有一款名“Pullman”的車型。
【1928生產的第一代梅賽德斯-奔馳W08/460Nürburg Pullman】
十九世紀的北美大陸,由于豪華鐵路臥鋪車型熱潮的興起,不經意間竟促成了奔馳Pullman車系的誕生。根據資料顯示,這款車系最早出現在1928年,至今已有92年的歷史。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Pullman車系逐漸開始迭代更新,后來主要用于服務各國的政商名流,就連希特勒、日本天皇也曾敗倒在它的“石榴裙”下。
看到這里,有人不免心生疑問,“Pullman”一詞是如何跟奔馳扯上關系的呢?事實上,“Pullman”來源于喬治·莫蒂默·普爾曼(George Mortimer Pullman)的名字。由于當時他所打造的豪華車廂(火車)風靡一時,而梅賽德斯-奔馳向來有善于打造舒適的長軸距車型。因此,大家都開始用“Pullman”來形容它。
隨著奔馳S級的改款和換代,Pullman車系也開始升級到了最新的車型,只是,這一次它直接用上了邁巴赫S級的身份。
作為世界上僅存的,具有如此氣場的全尺寸大型轎車,梅賽德斯-邁巴赫S650 Pullman與中期改款后的S級轎車擁有相同的前臉設計,進氣格柵上有力的鍍鉻飾條也進一步彰顯出大佬的專屬氣場。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長,邁巴赫S650 Pullman的車身尺寸達到了6.5米,軸距超過4米,側面看上去更是顯得霸氣十足。經過鍍鉻處理的B/C/D柱,搭配“大餅”式輪轂,可以流露出這款車型的優雅氣質。
對于真正的車主來說,Pullman的后排座艙才是他們的歸屬地。拉開車門,4個獨立的豪華座椅映入眼簾,面向車頭的兩個VIP座椅擁有超大的乘坐空間。坐進車內的老板們,只需要放下座椅靠背,打開座椅按摩功能,即可享受到愜意的座艙氛圍和舒適的乘坐體驗。值得一提的是,該車還配有屏風功能。當中央屏蔽玻璃升起時,其中的屏幕可顯示實時車前方的視野,避免壓迫感。
正所謂“既有里子,也有面子”。擁有如此空裕的車內空間,不做點什么肯定是非常浪費的。很顯然,設計師早已想到了這個痛點,于是為后排乘客提供了包括香檳架、18.5英寸多媒體顯示屏、以及后排獨立的柏林之聲音響系統、車內氛圍燈等配置,搭配獨有的邁巴赫頭枕和觸手可及的大真皮,重新詮釋了奔馳品牌對于奢華的定義。
動力方面,新款梅賽德斯-邁巴赫S650 Pullman搭載改良的6.0L雙渦輪增壓V12發動機,最大功率463kW(630PS),最大扭矩1000N·m,匹配7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百公里加速成績為6.3秒。售價方面,根據網上各種經銷商處曝光的信息來看,這款梅賽德斯-邁巴赫S650 Pullman的售價高達1200萬,其價格已經超過了萊斯萊斯幻影。
指導售價:242.80萬人民幣
與奔馳主打的優雅風不同,寶馬一直是個癡迷于強調運動精神的品牌。癡迷到什么程度呢?連自家旗艦轎車也沒能“幸免”的搭載了一臺V12缸發動機,并提供有運動套件的外觀可選裝,同時還給它取名為M760Li。
作為寶馬家族中的旗艦車型,7系一直都是精神圖騰般存在,每一代7系身上都匯聚了寶馬那個時期最尖端的技術,漸漸成為了寶馬向大家展示自己品牌技術積淀的車型。
今天了解的這代M760Li同樣如此,像碳纖維內核、6.6L V12雙渦輪增壓發動機、xDrive全時四驅系統、后輪主動轉向技術、魔毯技術等等配置,它統統都有。
雖然這一代旗艦轎車的高配車型被稱為M760Li,但從客觀角度看,它終究還是一輛760Li。在外觀上,它和普通7系幾乎看不出什么差別,甚至連“M”外觀套件也沒能成為其專屬配置(730Li可選)。當然,寶馬肯定不會讓土豪們白白吃虧。當它換上獨有的車漆、藍色剎車卡鉗、碳纖維車身、V12銘牌標識等配置之后,你才會發現這輛7系似乎與眾不同。
與夸張、極致的外觀相比,M760Li的內飾設計顯得有些保守,乍一眼看上去與730/740Li沒有太大差別。或許只有在你知道它售價超過200萬后,才會沉下心來慢慢“找茬”,細細品味M760Li為什么可以賣這么貴。
看到這里肯定有人會說:難道M760Li僅憑這點實力就敢出來混了?肯定不是。雖然它的內飾設計還停留在7系的水平上,但內飾的觀感就像一所經過翻修后的“老宅”。車廂里除了細膩的真皮外,映入眼簾的便是Alcantara材質的車頂,整個用料和做工都屬寶馬最高水準,甚至連門板上精致的金屬件和車內V12字樣的身份標識都在吶喊著:我與730Li可不一樣。
6.6T V12眼熟嗎?沒錯,這臺發動機和勞斯萊斯上的那臺一模一樣。在M760Li上,它的發動機行程、曲軸、活塞連桿、潤滑和冷卻系統等經過強化后,可爆發出最大功率448kW(640PS),最大扭矩 800N·m的數據。而變速箱依然是來自ZF的8AT,同樣經過強化,最大能承受900N·m的扭矩,換擋速度也比普通版更加迅速。由此可見,M760Li并不是不夠好,只是寶馬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其它地方而已。
說到奧迪最貴的車型,懂車的小伙伴可能馬上會想到奧迪A8L W12。的確,從價格上來看,A8L W12的價格比普通版的A8L車型要貴一倍以上,直接去到了256萬人民幣,讓人不禁感嘆:情懷就是這么昂貴。不過今天要說的主角并不是它,而是一款加長版A8L。
據我所知,奧迪A8L車型加長并不是頭一回,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期,曾經出現過一臺名為“CEO奧運限量珍藏版”的車型,只不過它并不是奧迪官方作品。
【奧迪A8L 奧運限量珍藏版 圖片來源于網絡】
眼看著民間有大神造出了加長A8L,奧迪肯定是氣不過的。終于在D4代A8L時期推出了加長版車型——“A8L extended”。
A8L extended基于A8L打造,在外觀上它們幾乎保持著95%的相似。相比之下,剩下那5%(加長)也就成了含金量最高的地方。在車身尺寸上,奧迪A8L extended車長達到了6.4米,軸距達到了4.22米,搭配六扇門設計,突顯出了加長版車型的非凡氣勢。
盡管它沒有奔馳S Pullman那么驚艷的外觀和內飾,也不像寶馬7系那么有趣,適當的謹慎,給人一種恰到好處的沉穩。我想,這也是喜歡低調的老板選擇它最重要的原因。
A8L extended的內飾和普通版車型幾乎沒有區別,用料高檔自然不用多說,鋁合金和木材這兩種本來沒有聯系的東西被安置到一起,巧妙融合了現代工藝與大自然的結合。
作為加長車型,后排配置自然不能寒酸。A8L extended在后排座艙中采用了獨立的座椅,以“2+2+2”方式排列,看上去就像是一架小型的“私人飛機”。在第三排座椅中,還提供有中控臺和冰箱等。而豐富的座椅功能(座椅通風/按摩/按摩/調節等)還能幫助后排乘客更舒適的乘坐體驗,進而緩解長途乘坐所產生的疲勞。
當然,我相信后排的老板還是愿意在車里享受一下難得的清閑,所以打開后排娛樂系統聽幾首音樂或是看看電影到是不錯的選擇。
動力方面,奧迪A8L extended采用了3.0 TFSI發動機,最大馬力310PS,峰值扭矩440N·m,匹配8擋自動變速箱,并提供有quattro四驅系統。至于售價方面,奧迪方面并沒有打算公開售賣的意向。根據此前消息顯示,這輛奧迪A8L extended的身份非常特殊,全球僅此一輛。
近幾年,隨著“豪華SUV”概念的興起,不少品牌紛紛推出了自家的新產品,就連賓利、勞斯萊斯、阿斯頓馬丁等超豪華品牌也忍不住投身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間接沖擊到了“豪華SUV釘子戶”攬勝的地位。
當然,路虎也不是吃素的,連忙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打造出一款名為“SVA巔峰創世加長版”的攬勝車型作為回應。
既然是行政加長版車型,相比普通版車型而言,最重要的區別就是看上去要顯得足夠“長”。畢竟在外形設計上只要身板足夠到位,氣場也就跟著來了。
造型方面,巔峰創世加長版車型依舊延續了攬勝家族的設計語言,看上去盡顯霸氣。經過精心打造的前格柵、保險杠及一體式雙排氣管等設計,彰顯出了旗艦車型與眾不同的專屬氣質。為滿足車主的多元化需求,該車還新增多種SVA車漆和極具辨識度的雙色車身,為追求個性的老板提供了豐富的選擇。
在車身尺寸方面,巔峰創世加長版車型的長寬高分別為5200/2220/1868mm,軸距3120mm。相對于標準軸距車型,該車加長了200mm,車內空間增加了192mm,不管是車型尺寸還是車內空間都可以和主流的行政級轎車媲美。
拉開車門才是這款加長SUV最好的打開方式。深棕色的內飾配色搭配檀木飾板,營造出了沉穩的視覺氛圍。液晶儀表、多功能方向盤、上下分區的顯示屏以及帶有升降功能的換擋旋鈕,都讓這臺車看上去顯得科技味十足。
兩個獨立的后排行政座椅,經過菱形紋打孔工藝處理后顯得尤為高級。功能性上,該車還為后排乘客提供了座椅靠背角度電動調節、加熱扶手、加熱腿托、加熱暖腳區域、腳托以及帶有25種模式熱石按摩功能,盡可能的滿足商務人多樣化的乘坐需求。
細節方面,椴木紋桑托斯黑黃檀木飾板、奢華真皮打孔頂棚、電動折疊小桌板、電控一鍵關閉的車門按鍵、一鍵關閉/電動門吸、電動可展開式豪華行李廂地板等一系列尊享配置,均能滿足老板們對一臺高端SUV的所有幻想。
為了“伺候”對車載視聽系統要求很高的消費者,路虎攬勝SVA巔峰創世加長版還配有英國之寶Meridian音響系統。這套音響采用Meridian Trifield立體聲技術,車內布置了多達29個揚聲器,其中包含1個雙聲道低音炮,能帶來猶如親臨現場般的聽音效果。
動力方面,路虎攬勝SVA巔峰創世加長版車型搭載5.0T機械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415kW(565PS),最大扭矩700N·m,匹配一臺8AT變速箱。身外一款路虎SUV,該車還擁有220mm的最小鋰電間隙和900mm的最大涉水深度,并配有路虎TerrainResponse第二代智能全地形反饋適應系統,越野性能毋庸置疑。
說起日系品牌的高端轎車,大家在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雷克薩斯LS。不過在日本,有一款車型的定位比雷克薩斯LS還要高,豪華程度足矣媲歐美頂級豪華轎車,它就是豐田Century(世紀)。
在1967年,為了紀念豐田創始人豐田佐吉的100年誕辰,豐田在皇冠(Eight)基礎上研發出了第一代豐田Century(世紀),進而開創了這輛日本“勞斯萊斯”的生命篇章。
隨后經過30年的沉淀,豐田又于1997年推出了第二代世紀,該車當時在日本的售價為1200萬日元(約合80萬人民幣)。1999年前后,這款車曾小批量進口過中國,由于銷量不佳的原因,很快便退出了中國市場。
俗話說:慢工出細活。時隔20年,這臺日本國寶級車型終于在2017年完成了換代。不過依然是那個熟悉的配方,第三代世紀相比上一代車型沒有發生太大變化,更多的是在細節上進行了優化和提升。
外觀上,豐田世紀沒有采用現代汽車的流線型設計,而是使用了類似勞斯萊斯式的方正造型,整體看上去非常具有禮賓車的氣場。鏤空式的進氣格柵采用鍍鉻處理,在中間配有豐田世紀專屬LOGO——金鳳凰進行點綴,進一步突顯出了其與眾不同的身份氣質。
來到車身側面,平直腰線的勾勒讓整車側面顯得穩重大氣,搭配多輻式鍍鉻輪轂,看上去復古范兒十足。此外,世紀的尾部采用了橫向設計的尾燈組,正中間依然帶有金鳳凰LOGO,并注明有“CENTURY”的字樣標識。
如果說你見慣了那些豪華轎車的內飾設計,那么這輛豐田世紀估計會讓你認為時間仿佛還停留在20年前。與外形設計一樣,第三代世紀的內飾依舊沿襲了日式簡約風。平直式的中控臺布局搭配實木進行點綴,看上去顯得非常古樸。
值得一提的是,豐田世紀采用全手工打造,座椅面料為100%羊毛,手能觸及到的地方均采用皮質包裹,可謂是即復古又豪華。
在后排配置上,世紀提供了后排獨立座椅,支持電動調節和按摩,配電動腳托,后排乘客可通過中央扶手液晶屏控制座椅、空調和音響系統。
動力方面,第三代世紀搭載了豐田的THSII混合動力系統,配備一臺5.0L V8引擎,發動機懸置經優化以降低啟動時的噪音和抖動,底盤經特別調校以確保穩定性和舒適性,同時還能有效提升燃油經濟性。目前,第三代的世紀還沒有引進國內的相關計劃,哪怕是有錢也買不到。
說到豪車界的網紅,第一個要提的當屬大眾輝騰。作為一個本意低調卻被不少老百姓誤認為是帕薩特的車型,近年來關于輝騰的搞笑段子一直是層出不窮。其中,網傳那句:不怕捷豹和路虎,就怕大眾底下帶字母,說的正是大眾輝騰。
雖然它的銷量一直都不太好,但是從客觀角度來說,輝騰也確實能稱得上是款豪華轎車。如果你對這款車并不是特別了解,但是當我說出下面幾個關鍵點后,也許會對它另眼相看。
1.車型制作初期采用純手工打造/全鋁制車身;
2.與賓利歐陸同平臺、與奧迪A8共享技術;
3.能夠在50°C(122°F)的外部溫度下以300公里/小時(186英里/小時)的速度行駛一整天,同時保持車內溫度在22°C(72°F);
現在來看是不是覺得這款車型特有意思。沒錯,我當初也是這樣被它圈粉的。作為大眾的旗艦轎車,輝騰蘊含了大眾幾乎所有最先進的技術,就算是面對像奔馳奔馳S系和寶馬7系這樣的同級標桿車型,它也從來沒有怕過。
如果說奧迪A8L W12已經足夠低調了,那么這輛輝騰 W12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低調之極。在外觀上,輝騰看著就像是帕薩特的放大版,平直的線條、矩形的前后大燈幾乎沒有什么亮點可言,以至于開著它行駛在馬路上也不會獲得太多回頭率。車身尺寸方面,輝騰的長寬高分別為5175/19031450mm,軸距達到了3001mm,整體看上去非常顯大氣。
和低調的前臉相比,尾部才是輝騰的亮點所在。巨大的大眾LOGO下貼著“PHAETON”(輝騰)字樣的標識,仿佛在為“我不是帕薩特”而伸冤。W12和6.0字樣的標識、以及雙邊共四處的排氣似乎在告訴路人:我可不是好惹的。
游艇式的豪華內飾把輝騰和普通的大眾車型區別開來。平直的中控臺經過真皮和銀色飾裝點,能夠符合這個價位車型該有的表現。儀表盤和儀表板中央的時鐘邊緣采用了鉻金屬鑲邊,同時還選用了樹齡70年的加州上等桃木,經歷16天的手工打造,處處彰顯著大眾所強調的嚴謹和低調。
輝騰配備了“4C Climatronic”4區域獨立可調空調系統,它可以自動記錄太陽位置和陽光強度,并根據陽光輻射強度自動調節溫度。同時,它的空調系統還具有車內濕度控制功能,可以確保所有車窗玻璃都不會出現結霧現象,而這種新型的空調到目前為止僅見于輝騰。
當然,后座才是輝騰的重點。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前排座椅頭枕內鑲嵌有兩個液晶顯示器,供后排乘客觀看DVD影片。后排的兩個座椅帶按摩和通風功能,并且可以通過后排中央控制臺上的按鈕獨立調節座椅角度。空調控制裝置則被安裝在前排中央扶手后面,與后排空調出風口一起“矗立”在后排乘客面前。
后排大部分舒適性裝備都是通過中央扶手上的控制臺實現的,包括座椅電動調節、座椅加熱或按摩等,豐富的功能為給后排乘客提供最尊貴的舒適享受。
在W12車型上,輝騰采用一臺6.0升W12發動機,最大功率331kW(450PS),最大扭矩560N·m,匹配一臺5檔手自一體變速箱。這套動力系統驅動車輛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只需6.1S。值得一提的是,輝騰還配備有空氣懸架,可以提供舒適、運動、自動調節三種方式調控懸掛的高低,同時4 MOTION全時四輪驅系統的運用也保證了其最佳的穩定性和駕乘的舒適感。
提到豐田跑車,你會想到誰?SUPRA?86?是的。但是有這么一款車,可以堪稱是豐田超跑里的巔峰之作,雖然它早已停產,但它在日本車壇書寫下的一章章神話幾乎成為了各大日系粉口中的“談資”,它就是雷克薩斯LFA。
看過TOP GEAR的朋友可能知道,以黑各種超跑著稱的主持人(大猩猩J.C)曾這么評價過雷克薩斯LFA:“我開過無數超跑,雖然這輛不是最快的,但它一定是最好的”。
2004年6月30日,日本汽車的“280PS馬力公約”正式解除,各家車廠紛紛拿出了深藏已久的武功秘籍,打造出了不少高性能跑車,而LFA正是其中之一。在當時那個年代,豐田(雷克薩斯)為了制造LFA,將原有的元町工廠改為“LFA工房”,并以選拔方式挑出175位精英技師,純手工打造LFA。
從造型設計上我們不難看出,雷克薩斯LFA在千禧年時就已經用到了超前的設計語言,與目前在售的雷克薩斯LC看上去有極高的相似之處。鋒利的線條、大面積的留白以及修長的車身線條湊在一起,即便是用現在的審美去欣賞,依舊覺得韻味十足。LFA還引入了那個年代的黑科技,其中就包括碳纖維單體殼式底盤和車體。
簡約的內飾設計語言一直延續至今,熟悉的元素和布局方式在如今的雷克薩斯車型上都能見到。Alcantara、鋁合金飾板經過紅色皮質點綴,散發出一股誘人的運動氛圍,不斷激勵著駕駛者的腎上腺素。
不過對于一臺超跑來說,動力部分才是真正的歸屬。LFA搭載一臺4.8L高轉速1LR-GUE V10發動機(與雅馬哈共同開發),最大馬力552PS,最大扭矩480N·m。發動機采用中置布局,匹配一臺6速序列式變速箱,換擋時間最快僅需0.2S,最高速度可達325公里/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LFA的聲浪經過工程師的特殊調教后,可以爆發出非常動聽的排氣聲。對此,豐田章男(豐田社長)也曾評價過:“LFA的聲音聽過這輩子都忘不了”。在售價方面,LFA采用全球限量500輛的方式進行售賣,指導售價為3750萬日元(國內市場售價約為598萬元人民幣),成為了日本車壇史上最貴的車。
不知《頭文字D》里,一句“我要買GTR”的玩笑話,成為了多少日系粉絲口中的經典段子。這款被稱作是“東瀛戰神”的GT-R,曾在勒芒賽事中創下連戰50場不敗記錄。從07年推出至今,R35已經走過了13年的時間,說它是日系超跑的代表也毫不夸張。
此前,日產為了慶祝GT-R 50周年,特地又推出了新款GT-R Nismo車型。該車在保留舊款GT-R Nismo R35基礎上,在變速箱中新增了更強勁的“R模式”,進而讓這輛超跑看上去更接近于完美。
為了使車輛擁有更好的性能,GT-R Nismo依舊配備Nismo空氣動力學套件,前后保險杠、發動機罩、車頂、側欄蓋、行李箱以及后擾流器均采用了碳纖維材質,以達到輕量化目的。細節上,GT-R Nimo前擋泥板采用與GT-R GT3相似的擋泥板通風口,同時采用扇形發動機蓋出風口有助于將熱空氣從發動機艙中導出。
來到內飾,GT-R Nimo依舊延續了GT-R車型的設計語言,更多是在其基礎上增加了運動化的改變。Nismo專屬座椅、Alcantara材質的中控臺和車頂已經紅色縫線等細節都能與普通版車型拉開辨識度。
動力方面,GT-R Nimo依舊搭載3.8升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經過重新調校后可以輸出最大功率441kW(600PS),最大扭矩652N·m的數據。
在硬件基礎上,該車還采用與現役的GT3賽車版本GT-R車型采用相同的渦輪增壓器和10葉片渦輪,同時每個葉片的厚度減少了0. 3毫米。這一調整令整個渦輪增壓器的質量減少了14.5%,慣性也相應降低24%,以此提升了瞬時響應的能力。
至于價格方面,目前新款GT-R Nismo尚未有引進計劃,參考之前2015款GT-R Nismo車型(235萬人民幣)的售價來看,新款GT-R Nismo的定價應該不會便宜。
上世紀60年代,福特汽車因為收購法拉利失敗的原因。一氣之下決心打造一臺超越法拉 250GTO(當時稱霸勒芒)的超級跑車以表“憤怒”,于是就誕生出了大家所熟知的福特GT40。
直到2016年,當大家都以為這輛神話車型在面臨“絕后”時,全新一代福特GT才得以橫空出世,繼續書寫GT車型的神話。
雖然車身輪廓至今還保留著50年前的影子,但仔細觀察后便會發現,全新一代福特GT車身上的線條和細節都經過了重新設計。各種夸張的空氣動力學套件上身之后,其氣場已經遠遠甩開了同價位的主流超跑。
福特GT采用了水滴狀的座艙設計,搭配著車身上的鏤空設計可以帶來更好的空氣動力學,空氣吸入過程中,拂過的氣流能為車身提供足夠下壓力,對于降低車輛重心、提升操控性能及增強燃油經濟性都有所幫助。
沒有了傳統美系車的肌肉感,福特GT看上去更加輕巧靈動。中置雙出式的排氣設計也向勒芒元素致敬,整體氣勢非常狂野。
相比于夸張的外觀設計來說,福特GT的內飾設計則顯得有些收斂。坐進車內,除了兩塊電子屏幕,你會發現內飾中所有的元素都在向駕駛看齊。F1式賽車式的多功能方向盤、偏向賽道化風格的液晶儀表、大量碳纖維以及Alcantara材質的運用,頓時讓福特GT充滿了戰斗味。
與此同時,福特GT還引入了碳纖維單體殼車身,搭配前后鋁合金副車架,成為了市面上馬力/重量比最大的車型。
動力方面,福特GT搭載一臺3.5L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以提供最大超過600PS的馬力,峰值扭矩達到746N·m,變速器方面則搭配一臺7速雙離合變速箱。
根據此前傳聞,福特官方曾公布過全新福特GT跑車在中國市場的預售價為678萬元。不過從最新消息來看,這款車型因國六等排放法規影響,已經無緣中國市場了。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些均是目前主流品牌在售/造過最貴的車型。雖然其中有些車型已經停產,或者是即將面臨停產,但是它們在車壇中留下的那些光輝歲月,都將成為每個車迷難以忘掉的美好記憶。(圖/文:太平洋汽車網 鄒佳成)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