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跑車制造史 從吉利美人豹到蔚來EP9
奇瑞M14的橫空出世意在用它的出現打破不少跑車不能在外觀、性能上的兩全,為此,奇瑞汽車花重金請來了意大利設計團隊,與世界著名的賓尼法利亞公司合作,擔任M14設計的是賓尼法利亞(Pininfarina)首席設計師Mr.Catia,他曾經為瑪沙拉蒂的車型設計。不規則大燈為抽象的京劇臉譜效果,倒梯型進氣格柵設計如鯰魚般要吞噬一切,可折疊式硬頂敞篷、俯沖的車身線條,創造了真正的小跑車且沒有任何的抄襲感。
事實上,外觀早早就已設計定型,但由于存在諸多的技術空白,導致進度一再拖沓。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奇瑞汽車一直沒有放棄,五年后終于完成了整車裝配以及測試。另外,好的方面是在于這款車從初期定制的目標是要出口到歐美市場,因此,車身的安全標準很高。M14經過設計師的精心打造,通過了多輪的CAE碰撞模擬分析,能滿足歐洲、美國市場的前、后碰撞、側碰、柱碰、前側偏碰撞、翻滾等法規安全要求。標配的前排氣囊,加上可選配的側氣囊、簾式氣囊,多重安全保護很全面。
M14配備了奇瑞汽車自主研發的發動機——CheryPower1.6CBR和2.0CBR,變速箱也有手動檔和CVT兩種讓用戶選擇。最大馬力為196PS,最高時速260km/h,0-100公里加速時間只需6秒。
誰都會有一個“跑車夢”,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實現,又或者結局不都皆大歡喜。下面我們要說的這三款車之所以在一起說,就是因為它們都以概念車的身份或是展示車出現過,但最終沒能實現量產。
江淮S-11采用了兩門四座設計,車身外形還是不錯的。前臉寬大的進氣口、菱形大燈氣勢十足。側面的線條也很協調,只是輪轂的造型并沒有顯示出運動屬性。整車看上去有股意大利超跑的韻味,紅色的車身加上黑色的拉花是不是還有些許的像法拉利。具體的動力數據并沒有公布,不過采用后置后驅的動力布置設計,麥弗遜式獨立前懸掛和梯形連桿式獨立后懸掛。
龍騰作為長安汽車集團推出的敞篷跑車在2004年以概念車的身份亮相北京國際汽車展,對于追求駕駛速度感的人來說,龍騰可以滿足。它可以配置3.2升的發動機,提供V8裝備。
概念跑車S1由海馬上海研發基地設計完成,整車運用了“全過程數字化虛擬設計”、“超低風阻測控技術”、“四維加強結構”車身設計等先進技術,并在“人機工程預置開發”等方面取得了創新性的突破??蓸菲吭煨偷囊碜影逶O計、上揚的的前/后燈組設計很有標志性,但是黃金色的19寸的五輻輪轂實在讓人不敢直視。
零跑S01作為零跑汽車的第一款車型,定位雙門純電動轎跑車型,外形有點劍走偏鋒的意味。前臉起伏的機蓋、大面積的黑色鋼琴烤漆材質、大燈采用遠近光LED燈源通過一條白色透明飾條相連接,整體給人的感覺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側面的無框車門和溜背式的車尾設計是亮點。
內飾方面,零跑S01采用了類皮質的蒙皮和鋼琴烤漆的搭配,用料和細節做工都精致了很多。儲物空間的設置很豐富,中央扶手前、電子手剎旁、車門等等都可以看到,尤其是中央扶手下方有一個較大的儲物格。高配車型的紅黑配色更顯運動激情,兩塊10.1英寸的屏幕并排布局組成了儀表和中控,可以實現雙屏聯動,有點奔馳的感覺,它還可以實現OTA遠程升級。
作為一款純電動轎跑車,三電系統是很重要的。零跑S01的動力來自一臺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為125kW,最大扭矩為250N·m,這套電驅系統實現了電機、電機控制器、減速箱三合一。官方宣稱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6.9秒,這樣的加速水平在汽油車中是什么水平呢,高爾夫的GTI為6.9秒。
在動力電池方面,零跑并沒有像大多數新能源車企一樣選擇直接采購類似寧德時代這樣的大型電池供應商產品,而是選擇除電芯外,內部組件全部自主研發,包括模組、PACK、BMS系統的硬件和軟件。針對18650電池,在安全方面做了單電芯雙極雙保險的安全設計,給予每個單電芯的正負極都加入了獨立保險絲,從而提高安全性。電量分別為36kWh(18650電芯)和48kWh(21700電芯),NEDC續航里程分別為305km和380km。
零跑S01還創新性的采用了靜脈識別解鎖+人臉識別啟動,這是業界獨一無二的組合,不過靜脈識別解鎖的過程耗時偏長,重在創意。
看到前途K50,我想大多數人都不會把它與國產車聯系起來,相比當年的美人豹、中國龍等等,它真的太酷炫了!但實際上,K50確實是一輛已經量產了的純種國產電動跑車,它的母公司是國內知名的汽車設計公司——長城華冠。極具顏值的前途K50有著超跑般低趴的造型,為了降低風阻,進氣中網是不存在的,左右兩側的格柵被設計成了輻射狀。車側大大的導流槽很難不被發現,車門竟然為電吸門,瞬間感覺豪華了一個檔次。而輪轂采用19英寸的多輻鋁合金輪轂,輪胎為倍耐力P Zero系列,尺寸為前235/35 R19,后265/35 R19,制動方面采用了Brembo四活塞剎車卡鉗。
前途K50的車身結構與車體覆蓋件也值得一提,車身結構大量采用全鋁合金框架式車身,意在減輕車身重量,因此它的白車身重量只有234公斤,相比傳統鋼材車身能減重38%。覆蓋件方面除了前后保險杠等易損件以外,都采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覆蓋件總重量只有46.7公斤,相比鋁合金材料都要減輕20%以上。但畢竟是電池容量有74.84kWh的跑車,前途K50的整備質量還是達到了1960公斤,加上駕駛員的話就要突破2噸了。
車頂安裝了一塊太陽能板,當車內溫度高于25度時,太陽能就會驅動空調系統工作,為車內降溫。
相比外觀,前途K50的內飾就沒那么給力了,碳纖維、真皮以及Alcantara材質的運用質感不錯,但是無論是方向盤還是大尺寸中控屏給人營造的氛圍都不夠運動化,更趨向傳統的電動車型。
前途K50搭載了前后雙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為280kW,最大扭矩為580N·m,啟動Boost之后便可出現高達320kW、680N·m的數據。由于純電動車沒有發動機和排氣聲浪,因此,在純電動車低速行駛狀態下,一般都會采用某種聲效來提醒路人,而前途K50的聲音類似“蟈蟈”叫,提醒路人注意到周圍車輛,保證安全。
雖然也有一些人吐槽K50做工差、車機系統功能不夠豐富,但新能源技術的運用,大量碳纖維部件的輕量化工程以及自主設計的跑車化外觀,確實相比之前的國產跑車有了質的提升。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