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如何得到了歐寶 又是如何失去了它
● 復興
蘇占區的勃蘭登堡生產基地已被蘇軍掠奪一空,盟軍占領區的歐寶老家呂塞爾斯海姆,也有47%的廠房和設施被毀。為了組織戰后重建(穩固盟軍勢力罷了),美軍當局領導了歐寶呂塞爾斯海姆工廠的重啟工作,但制造一臺2.5L貨車所需的1.2萬個零部件,別說成品,就連模具都找不全。更可怕的是,幸存的6000名歐寶員工里面,營養不良和肢體殘疾的并非少數。
Opel Blitz '1952-60
在美國陸軍將領Geoffrey Keyes的安撫和鼓勵之下(估計是督促和強迫),歐寶工廠在1946年7月15日產出了戰后第一臺歐寶Blitz貨車,售價6600馬克。隨后,歐寶Blitz的月產量提升至150輛。
下一步就是復產乘用車了。歐寶本想重新生產Kapitän的,因其2.5L引擎已在Blitz貨車使用,不用另辟一條引擎生產線。不過盟軍管控下的聯邦德國,乘用車只能使用1.5L及以下的引擎,這讓曾經為歐寶立下汗馬功勞的Olympia有了新的契機。雖然相比戰前減配了很多(原材料嚴重不足),但歐寶Olympia還是在1948年末重回歐洲車壇。
Opel Olympia '1950-53
1948年2月,馬歇爾計劃開啟前的2個月,通用調查組來到聯邦德國考察歐寶工廠,并在反饋中提到:是時候拿回歐寶控制權了,這貨又活了。(此處應有資本家的奸詐表情)
雖然通用財政部門認為收回歐寶是虧本生意,但領導層還是決定“試著”收回2年,且看是否盈利。同年11月,通用汽車宣布,任命前歐洲區域總經理Edward W. Zdunek為亞當·歐寶汽車(Adam Opel AG)的新任董事長。歷史證明,通用壓中寶了。
Opel Olympia Lieferwagen '1950-53
天賦和毅力并存的Zdunek董事長在這個關鍵職位上一直留任到1961年,他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取代軍政府,帶著歐寶的數千名殘疾員工和殘缺的設備,復興了這個品牌。
Opel Olympia Rekord Cabriolet '1953-57
通用接棒后的歐寶開始推出新產品,包括中期改款Olympia、貨車版/旅行版的Olympia、敞篷版的Olympia……好吧,總離不開Olympia。
隨著排量限制解禁,歐寶在1951年推出了第三次改款的Kapitän。2.5L引擎(58PS)、3速手動、底盤和車殼那都是戰前的,只不過通用汽車幫忙加進去很多美國元素,也即是大面積鍍鉻裝飾,令其煥然一新(俗不可耐)。
美因河畔的呂塞爾斯海姆蘊藏著巨大的精神力量,聯邦德國的覺醒速度讓世界震驚。僅僅在1953年,歐寶的年產量就回到了10萬水平。1954年,呂塞爾斯海姆工廠重建項目全部落成,共有24270名工人在此打造日耳曼人的智慧結晶,重建德意志的新天地。此時的歐寶定價在大眾和奔馳之間,類似于通用自家的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之間)。
● 新篇
上世紀70年代,通用旗下的歐寶(Opel)與沃克斯豪爾(Vauxhall)已是全歐最強的三大汽車品牌之二,緊跟在英國汽車集團(后來的利蘭汽車)之后,且兩者還是競爭關系。通用效仿福特的集約化生產戰略,將沃克斯豪爾的絕大部分產品變成貼牌歐寶,節省大量研發和生產成本。
隔著英格蘭海峽,歐寶統治歐洲大陸,沃克斯豪爾專治大英市場,儼然是40年代德英戰局的翻版。
Opel Commodore GS/E Coupe '1970-71
1979年,歐寶/沃克斯豪爾的第一輛前輪驅動汽車Kadett D誕生。新車的另一項創新是Family II引擎家族的引入,鋁制缸體、單頂置凸輪軸、液壓氣門挺桿,1.3L自吸給出75PS,對于家用車而言極為厚道。
1984,歐寶為當年日內瓦車展帶來了歐寶Rekord E2,亮點是品牌旗下首款渦輪增壓柴油機。這臺2.3T四缸柴油機讓Rekord E2的性能表現得以比肩同年代汽油機,而此前的柴油家用車那都是又笨又鈍的玩意。
Opel Rekord Diesel (E2) '1983-86
Opel Rekord Diesel (E2) '1983-86
1985年,歐寶為旗下所有車型標配尾氣催化器以控制廢氣排放,德國首家。
插播一個信息點:估計細心的你已經發現,歐寶喜歡在車名后面加A/B/C/D代號,這些代號表述的是“代”。比如上圖的“Rekord E2”,即是第五代(E)第二次改款(2);下圖的“Omega A”,即是初代車型(A)。曾經進口入華的是Omega B,國內稱“歐美佳”。
進入90年代,歐寶成為通用的“現金牛”(Cash Cow),利潤率幾能媲美產銷效率極高的豐田。歐寶的高額利潤不僅補貼了孱弱的通用在北美市場的虧損,還讓其有足夠資金開拓亞洲市場。1993年,歐寶正式宣布在中國大陸開始售賣旗下的汽車產品。中國正值改革開放碩果收成的時期,越發強盛的購買力,還有低廉的油價,讓包括歐寶汽車在內的各大進口車企嘗到了甜頭。
Opel Astra(F) '1991-98 國內稱:雅特
1995年,歐寶成為德國第一家為其所有轎車安裝前排乘客安全氣囊的汽車制造商,同時世界首個保障乘員安全的踏板釋放系統也在歐寶Vectra(威達)中配備。
Opel Corsa(B) '1997-2000 國內稱:歐寶美鹿/別克賽歐旅行版
最后筆者向讀者拋出一組數據:歐寶汽車的第1000萬輛汽車誕生在1971年,2000萬輛對應1983年,3000萬輛下線儀式是在1994年舉辦的。直至1999年,歐寶汽車實現盈利的最后一年,宣告這個章節的結束。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