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如何得到了歐寶 又是如何失去了它
● 彩蛋——《通用與那些消亡的子品牌》
北斗七星第四顆與第七顆連心的中垂線上,有一顆忽明忽暗的星,那就是傳說中的“天煞孤星”,坊間稱之為“通用汽車”。
通用汽車集團(General Motors),1908年誕生于汽車城底特律,一百多年來致力于兼并和失去。通用現僅存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GMC四大品牌,下表是在通用汽車手中消逝的汽車品牌及其存活年份(并非在通用旗下的年份),其中兩個還是19世紀就有的老字號……
在通用手中消逝的汽車品牌一覽 | ||
Oldsmobile (1897–2004) | Winton (1897–1937) | Welch (1903–11) |
Marquette (1904–12, 1929–30) | Cartercar (1905–15) | Rainier (1905–11) |
Oakland (1907–31) | Ewing (1908–11) | McLaughlin (1908–42) |
Elmore (1909–12) | Rapid Truck (1909–12) | Reliance Truck (1909–12) |
Peninsular (1912) | Scripps-Booth (1912–22) | Samson Tractor (1917–22) |
Sheridan (1921–22) | Yellow Coach (1925–43) | Pontiac (1926–2010) |
LaSalle (1927–40) | Bedford (1930–86) | Viking (1929–31) |
Cleveland Diesel (1937–62) | GM Diesel (1938–87) | Envoy (1960–70) |
Acadian (1962–71) | Beaumont (1966–69) | Ranger (1968–76) |
Statesman (1971–84) | Saehan (1976–82) | Daewoo (1982–2011) |
Passport (1988–91) | Geo (1989–97) | Saturn (1990–2010) |
Hummer (1992–2010) | Asüna (1993–95) | Alpheon (2010–15) |
陣亡名單共計36位,一個個展開說怕是不成,筆者挑3個較為有名的簡單聊聊,再加1個前途未卜的薩博,然后著重講講行將就木的、與歐寶關系密切的澳大利亞土特產霍頓汽車。
1、奧茲莫比爾 Oldsmobile (1897–2004)
大名鼎鼎的奧茲莫比爾,在全球各大主流汽車博物館擁有永久展位的偉大的奧茲莫比爾,跨越三個世紀,終于被通用活活弄死。奧茲莫比爾美國最古老的乘用車生產商,因為它是整個美洲大陸第一個大量生產銷售汽車的企業,以產中檔車為主。
Oldsmobile Dynamic 88 Convertible (3267) '1959
奧茲莫比爾的功勛并非等閑之事:它是第一個出口汽車的美國汽車廠商(1904),遠銷18國;它是自動變速箱的領軍者(40年代);它是美國第一臺四驅家用車的締造者(60年代);它是前驅車的領頭羊之一(1966)。
石油危機摧毀了奧茲莫比爾,純正美國風的國民豪牌,其銷售業績從80年代中期開始逐年下滑,通用花費40-50億美元去挽救這位功臣,最終它還是沒能滿足高速變幻的市場需求。
Oldsmobile Cutlass S Holiday (3587/3687) '1970
2001年初,通用決定拋棄這個老牌子。當時還有大概1500家經銷商在賣奧茲莫比爾,通用開始用現金和他們結算。為了讓它走得稍微體面些,通用向奧茲莫比爾老客戶發放了72萬張高面額優惠券,以圖忠實粉絲們把最后一批奧茲莫比爾帶回家。最終它如期離開了車壇,那一年2004。
2、悍馬 Hummer (1992-2010)
悍馬倒是沒什么可惋惜的。它是美軍70年代研發的軍用輕型車的民用版本,從品牌誕生到湮滅也就花了19年時間,期間只生產了H1、H2、H3三款能裝逼卻根本不實用的民用越野車。
準確來說并非通用沒經營好悍馬,而是體魄強健又食量巨大的悍馬根本不適合在城市生存——買得起悍馬的有爵位的土豪,也就大英帝國那幾十個了,而且人家都買攬勝加長版去了。
Hummer H1 Stretch Limousine'1999
通用本想把悍馬賣掉,又是因為政治原因,最終寧可讓它死在爛攤子里。四川騰中重工曾是有力競爭者,但這家民企最終還是被甩出了談判桌。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東風集團已能造出靠譜的軍用輕型車了,悍馬之死我們也不再覺得惋惜。
3、龐蒂克 Pontiac (1926-2010)
龐蒂亞克造車其實要從1893年數起,不過那時他們主營馬車制造。1907年奧克蘭(Oakland)汽車品牌創立,1926年并入通用,并開始使用龐蒂亞克(Pontiac)商標。
龐蒂亞克在中國并不聞名,主因是它家主要生產運動型轎車,直至走向衰落之時,中國市場還沒進入足以大量消費跑車的階段。龐蒂亞克有眾多美式暴力留存的名車,本文只貼出老舊的火鳥(Firebird)與太陽火(Sunfire)供各位一賞,此品牌就此帶過。
Pontiac Sunfire Speedster Concept '1994
龐蒂亞克的死亡原因也非常簡單,次貸危機直接摧毀了通用的金融體系,通用決定處理掉這筆不良資產,大老粗龐蒂亞克直接躺尸。
4、薩博 Saab (1937-2012)
薩博,一個1937年創立、從1944年開始設計汽車、擁有航空制造血統、從不屈服于低劣市場品位的瑞典汽車制造商,幾經易手最終慘遭遺棄,現已在汽車品牌公墓中躺了足足5年。這漫長的一千多個日夜里,薩博汽車究竟在鬼門關內外晃悠了幾回,筆者將其概括為:
“三次停產、兩次復產、五次還魂”
篇幅有限,如此宏偉的垂死掙扎歷程,筆者就不再于文內展開了,各位可在上述鏈接中找到歷史印跡。
5、霍頓 Holden (1856-2017)
霍頓汽車(Holden)將于2017年10月全面停產的消息已經傳了好一陣子,并未掀其什么波瀾。作為南半球最發達的國家,澳大利亞在信仰、飲食、服飾、文化、軍事、汽車等方面都比較低調,這樣的白人國家真是少見。
至于澳大利亞的“民族自主品牌”霍頓,世人的印象應該是V8大土炮——比如6.2L V8上身的霍頓Commodore SS,折合人民幣27.2萬元,最適合這種將北京市人口總數分攤在一整塊大陸上的“原生態國家”了。
不僅如此,饑不擇食的霍頓還在澳大利亞市場販售歐寶Astra、歐寶Insiggnia、雪佛蘭Spark、雪佛蘭Cruze、雪佛蘭Trax以及上一代雪佛蘭Malibu等等雜亂貨色,只不過都假惺惺掛上霍頓的“玩球獅子標”罷了。
由于澳大利亞消費市場小,大量整車被用于出口,過繼的貼牌車寧可進口也不會選擇在當地生產,因此只有霍頓Commodore(澳洲土炮之王“準將”)、霍頓Ute皮卡(土炮第二)、霍頓Caprice(臭名昭著的“林蔭大道”)等等原創車型在澳生產。
其實霍頓的研發能力和民族自尊并不止于此。這個創立于1856年的澳大利亞民族品牌,本是清貧布衣,造馬具出身,恰巧在20世紀末的第二次布爾戰爭中發了國難財(澳騎兵超常發揮),又碰上一戰之后美國向澳大利亞傾銷汽車產品。當時,通用汽車每向澳洲出口一輛整車,就要加上三個底盤的配額。
或許霍頓家族覺得“給馬造鞍”與“給車造廂”的概念差不多,就在上世紀20年代造起了別克、道奇、雪佛蘭品牌的車身。不巧遇上美國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殃及池魚,霍頓幾乎嗝屁了,接盤俠通用順勢在1931年把霍頓給兼并了。僅僅到了1937年,通用霍頓生產的汽車就已在澳洲市場達到了40%的統治性份額,霍頓還在1948年研發出澳洲本土第一款自主車Holden 48-215,并在此后70年間從直四玩到V6玩到V8,不亦樂乎。
扯上這兩段歷史,為的是表述這個擁有70年汽車生產歷史、45個車系家族(含貼牌)的老字號,居然能在通用旗下輕易死掉,真是匪夷所思。通用讓霍頓的數千名員工回家養羊,居然是因為日系車霸占了澳洲大半壁江山,又恰逢進口稅不及白人勞動薪資高。哪天政治課老師要大家描述下資本家的丑惡嘴臉,這就是例證。
● 寫在最后
字有點多了,畢竟這是一部跨越三個世紀的車企興亡史,關于歐寶的風雨沉浮,關于歐寶的起承轉合,關于歐寶從文明世界中帶給人類的技術福音與不朽信念。讀者們可能有千萬個理由去黑那個能讓近40個汽車品牌消逝的汽車集團,但我們曾否認真思索過,又是什么樣的精神力量,讓一個唯利是圖的財團,耗費200億美元和18年時間苦苦支撐,讓歐寶的閃電車標得以留存至今天,以及明天。
(圖/文:太平洋汽車網 黃恒樂)
![]() | ![]() | ![]() |
![]() | ![]() | ![]() |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