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樹王國山野氣息 從南大門此處往上行,可以到天目山最高處仙人頂,大家一致認為天目山的魅力在大樹王國,于是舍棄攀頂,一頭扎進樹林里,雖然是冬日,卻依舊滿目蒼翠。順著山林石道而行,高低起伏,不多工夫一棵碩大巍峨的樹高插云天,筆直好似刻著條紋的石柱。繼續前行,沒想到前頭的山路上盡是千年古樹,幽谷間蒼勁挺立巍為壯觀。在大樹王國里,我們一行人穿行其間,呼吸清新的自然之風,感受跋涉的山林野趣,似乎走進了遠古年代,談笑道應該穿上草鞋背個竹簍才更有山民感覺。 當“大樹王”和一億多年樹齡的天目銀杏出現看前時,驚嘆之余,我們無言以對,仰看“大樹王”翠綠漫溢,已是千年卻依然盎然傲立,撫摸軀干上布滿的痕跡,歲月好像在也手間收藏。 TIPS: ◆天目山素以“大樹華蓋”名滿天下,是聯合國植物基因保護區,天目山杉樹就有一千四百多株,還有雄健的金錢松,天目鐵木、香果、領春、連香、銀杏等等,都是世間罕見的樹種。冬季游天目山,幸運的話或能觀賞到雪景。 挖筍熬麥糖來當農家人 清晨起來,陽光透過薄霧,清亮清亮地染色著山泉,心情也格外爽朗。早餐時候大家興奮地開始預計著當天的行程,打算過一個中國式的Christmas節日。 到了聯系好的農家,主人安排我們先去挖冬筍,毛竹的冬筍,農歷十一月以后開始生長,現在的冬筍鮮嫩營養,風味獨特。背竹簍,握鋤頭挖筍,還真學到不少,不能胡亂挖采,沿竹梢方向尋找隆起或已開裂的地面,清除表面落葉,順根而挖,冬筍生長方向與竹根平行的地方竟然挖到了幾個冬筍。第二項節目熬麥芽糖,小時候的記憶里麥芽糖五分錢一塊,這里冬閑時分都有自家做糖的習慣,早已準備好發芽麥子,鍋里添水煮熟,同糖燒熬,坐在灶臺后,一邊添著柴,看著鍋里熱氣,熬呀熬,最后終于熬成了麥芽糖。 TIPS: ◆去年的除夕夜,有些游客攜家帶友特地趕到天目山過農家年,敲佛鐘、燒烽蓬、龍飛獅舞馬躍,感受當地特色新年風俗。還可以參加挖冬筍等農事活動,最好事先和農家聯絡。 在農家竹林我們還遇上了天目山一“奇觀”———飛雞。干了一上午農家活,累了在竹林里閑逛,看見主人家來抓雞,原來三兩成群悠閑漫步的雞,突然撲騰撲騰飛起來,稀奇了。主人家告訴,他們是天目山飛雞,今天中午的盤中餐就靠它了,冬筍配上放養的土雞味道才夠鮮美。于是一幕精彩的“追飛雞”的好戲上演了,好不容易在主人協助下在一桿竹子下抓住了它,熱乎乎的東西在手里掙扎著,嚇得我手一松,結果到手的母雞飛了……中午一桌豐盛的大餐,看看有多少是我們的勞動成果,香噴噴的柴火飯,炒年糕,雷筍燒肉,冬筍燉雞湯,再來一盅主人自釀的米酒,香氣醉人。 TIPS: ◆天目山飛雞,是當地人在竹林里放養的,吃的玉米、青草、青菜、小蟲子,雞肉鮮美自不必說,天然的食料是飼料不能比的,至于會飛,得感謝當地的老鼠,整天在林子里轉悠的雞總會遇見老鼠這些強勢動物,除了林子就是林子,不往上飛能躲哪呢,于是練就了飛天本領。 ■風俗掃描 掃描1、跳馬燈跳馬燈,也叫竹馬舞,由竹篾和紙糊馬頭、馬臀連尾兩段,內可燃燭。舞者夾在馬頭和馬臀間。當地有兩支龍燈馬燈隊伍,馬燈隊以12匹為多,也有至30余匹的。 掃描2、舞龍燈天目山地區逢節日廟會,如春節、元宵期間,有時會有自發的民間彩燈活動, 掃描3、露天戲逢節假喜事,在露天廣場演戲也是常有的事,家家戶戶搬凳子集合看大戲。 ■活動掃描 緊靠天目山邊上天目村,近年搞起了農家樂,可以體驗住在農家,吃在農家的生活樂趣,家前屋后一般都有菜地和竹林,還可以參加挖冬筍,抓飛雞,燒柴火飯等活動。過年期間當地都忙過年了,不是所有農家樂都接待游客,想去過農家年的,需要事先跟當地天目村聯絡。 ■美食掃描 天目山飛雞、筍干雞煲、筍干燒肉、鹽鹵豆腐、野兔、野豬、石斑魚、石耳、鴨腳板、水芹菜等等綠色食品。喝一杯天目山茶,吃著年糕片、炸米花、地瓜片,南瓜子等農家小食,悠閑自得。
■景點鏈接:大樹王景區:四面峰、倒掛蓮花、五世同堂、老殿、大樹王,游程需2-3小時。 禪源寺景區:禪源寺、天目書院、雙清池、周恩來紀念亭,游程需2小時。 上山沿途景點:五里亭、伏虎瀑、獅子巖、鐘樓石,步行上山時間約2-3小時。 天目山景區內須換乘景區觀光車,實行一票制,上下山20元/人。
歡迎發表評論和您的出游路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