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名山:文代書香最西樵
飄著文代清香的西樵山
一個沒有文化底蘊的旅游景區就像一瓶沒有度數的白酒,總讓人感覺有些淺薄和浮躁,清淡得有些意猶未盡。在廣東四大名山之中,論險峻,樵山不及丹霞;論奇秀,樵山不比鼎湖;論文化,樵山可謂榮登榜首。西樵山那歷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儒教文化、石器文化像一瓶埋藏在地上千百年的老酒,滋潤著這座有著上萬年歷史的名山。
千萬年來,任寒風吹斷云煙,任瑤臺空望秋月,西樵山宛若一朵早春開放的第一枝雪梅,飄灑著特有的文化清香,讓許多游客對西樵山是那樣癡迷,那樣不舍 61.9米高的大佛,游客朝圣的地方有山就有廟,這是中國所有名山大川的特色。萬年名山加上千年古剎總讓游客有種跨越時光、似真似幻的空靈感覺。西樵山也不例外,歷史悠久、源遠流轉的宗教文化為這座名山增添了一絲神秘和肅穆。讓人驚奇不解的是,太凡名勝古跡,一般只存一家宗教場所,可謂一山不容兩虎。而西樵山卻很包容,佛教、道教共存于白云洞景區幾百年,景區里的白云古寺和云泉仙館是分別是佛教和道教的場所,兩者相距不過200米。其實西樵山上的宗教場所遠非這兩個,比白云寺和云泉仙館出名的還有寶峰寺。因為不堪歲月的風雨和歷史的滄桑,寶峰寺如今只剩下幾堵斷壁殘垣了,讓人生出許多感嘆。近年來,西樵山還建了云海蓮臺景區,61.9米高、世界上最高的觀音大佛成了西樵山的“最高峰”,每年都吸引了上百萬游客前來朝圣。
因年代久遠,西樵山上的宗教場所給西樵山沉淀出了濃厚馥郁的宗教文化。很喜歡在夕陽西下,日暮花黃,簾卷西風的時候去這些圣潔之地聆聽清新悅耳的木魚聲、念經聲和平安鐘聲,感受那一份與世無爭的恬靜和平淡。閉上眼睛,讓記憶走入遠古時代。
“殷勤收拾舊袈裟,檢點行囊沒一些。袖拂白云歸古洞,杖挑明月出煙霞。可憐松頂新巢鶴,辜負籬邊舊種花。吩咐犬貓跟我進,勿教流入野地家。”明代寶峰寺住持僧惠連因不事權貴,被尚書霍韜所驅,憤而題詩離寺而結庵白云洞口,從此有了白云寺。云泉仙館也出身不凡,館前門楣是清皇室耆英題的鎏金大字。最讓人留連忘返的還是位于山頂的觀音佛像。景區地勢寬闊,一馬平川。永遠微笑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屹立在那里普渡眾生。
石器文化,走向文明的燈塔
大凡名山大川都是群山連綿,而西樵山卻是孤零零的一座山,方圓10里難見山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只有在夜闌人靜的時候細細翻閱西樵山的歷史文化資料;在云淡風輕的日子沿著那些有千百年歷史的古徑、循著古人的足跡走進樵山深處,才會真正讀懂樵山。
西樵山原是一座古火山丘,留有許多豐富的文化遺址。“西樵山文化”也被稱作是珠江流域從野蠻走向文明的燈塔。曾無數次隨同西樵山的老山民徜徉在山上的古遺址,尋找先人留下的痕跡。看著那些歷經不知多少歲月風霜的石器殘片,思緒就會跨越時空,馳騁在萬千年之前,仿佛看到先人用古老落后的石器與險惡的大自然頑強搏斗。
考古學家經過多年的考查和挖掘證實,西樵山是石器時代遠古人制造石器的一個大規模的工場。“西樵山遺址”在1978年秋被列入廣東省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樵山石器遺址分布在山上20多處。山上的石燕巖、石祠堂景點就是山民采石形成的,日久成洞,形成了深不可測的地下河,是游客避暑訪古、蕩舟抒懷的好去處。
山上書院,理學名山的象征
很喜歡在暮春驟雨初歇的時候去拜訪西樵山的書院遺址。據《西樵山志》記載,書院始于唐明皇時期,是天下文學之士讀書考舉的“搖籃”。那時候村設有學塾、私塾,鄉設有書舍,書院則是一個地方的最高學府。
西樵山的書院,盛于明、清兩個朝代。明正德年間以后,山上有四間書院,即云谷書院、大科書院、石泉書院和四峰書院。登山求學者甚眾,探求理學,專談心性,西樵山也因此有“理學名山”之稱。四大書院均毀于明、清兩代,只有部分院墻、院基存在;清代又有了三湖書院、云溪書院、云瀛書院,在近代也被毀或改作他用。如今西樵山唯一的、也是最為著名的一座位于西樵山白云洞景區的三湖書院也是在1987年重建的。
微雨初歇的下午,沿石級而上,不時有水珠從頭頂上的樹葉滑落,落在我們頭上、肩上,空氣中漂浮著一股滲著書香味的清新。遠遠地看著民族英雄林則徐書寫的“三湖書院”門匾,心在剎那間變得凝重起來。書院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因為位居于應潮湖、鑒湖、會龍湖之間而得名。
1878年冬,年僅21歲的康有為離開嶺南儒學大師朱次琦,來到三湖書院讀書2年,探索變法維新、救國強民之路。出山后,辦學上書,鼓吹維新,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三湖書院也稱為 “戊戌搖籃”。
書院古色古香,里面的木制擺設因年代久遠顯得有些陳舊。院內松柏蒼翠,雕欄玉砌,為書院增添了一絲莊嚴肅穆。里面陳列有康有為的詩作和史料,以及石景宜先生贈送的線裝藏書。書院里面掛著3副掛聯,分別為梁啟超所作的 “春盡花魂猶戀石,雨馀山氣欲吞湖”;劉逸生、關山月等人所作的“醫國奇方芳百日,補天壯志志三湖”;曾景充題的“維新救國長素筆,弘道宣經景宜心”。掛聯象征著康先生的一生思景睹物,每到此時,我的思緒便穿越時光隧道,思考變得越來越沉重,越來越冷峻。仿佛聽到了康有為這位變法領軍人物當年激昂悲壯、100多年來依然沖擊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吶喊。
本文為太平洋汽車網原創文章,歡迎媒體轉載,轉載時請注明出處“太平洋汽車網PCauto”,并且加上指向:http://www.zhiyoubaobao.com/的鏈接,謝謝合作。 |
![]() |
- ·PCauto直擊第六屆廣州車展[10-21]
- ·2008誰是王牌:8款經濟型車場地PK[10-07]
- ·PCauto揭開新思迪神秘面紗[11-17]
- ·卡羅拉優惠再升級 讓2萬余還送GPS[11-17]
- ·未來的自主法拉利 比亞迪F8跑車搶先看[11-17]
- ·讀圖購車之:雪佛蘭科魯茲[11-17]
- ·肇慶游蹤:綠色高要最自然[01-06]
- ·肇慶游蹤:四會品甜橘賞美玉[01-06]
- ·肇慶游蹤:廣寧竹海天下翠[01-06]
- ·肇慶游蹤:懷集攀巖采燕窩[01-06]
- ·肇慶游蹤:封開“天下第一石”[01-06]
- ·肇慶游蹤:德慶漂流心驚驚[01-0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