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南飛-靈光寺-葉帥故居行程
雁南飛風景區
梅縣雁南飛茶田度假村位于葉劍英元帥的故鄉——廣東省梅縣雁洋鎮,總面積450公頃,是廣東寶麗華集團公司飽蘸著祖國茶文化, 在青山綠水間濃墨重彩揮灑而就的融茶葉生產、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體的山區“三高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農業”的開放型旅游度假區。
雁南飛茶田度假村按照“茶田風光、旅游勝地”為發展方向, 通過茶葉種植、加工、茶藝、茶詩詞等形式營造了濃厚的茶文化內涵并融客家文化于其中,既有自然風光,又有農業開發、度假功能。在雁南飛茶田里,你將發現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美景,層巒疊翠的茶園,古樸雅致的別墅,潺潺的流泉,花團錦簇,綠草如茵……,你不但可以飽覽美景,而且可在游覽中增長不少茶的知識,領略古今中外茶文化內涵,同時還可以享用傳統的客家菜,如開鍋肉丸,山溪香螺、梅菜扣肉以及茶田特色的香茶燉烏雞等新式菜肴。
雁南飛茶田度假村研制開發的系列茗茶,香氣清高幽深,滋味 鮮爽,乃茶中珍品。其中金單叢烏龍茶己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自1997年10月開業以來,雁南飛茶田先后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高產、優質、高效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省級旅游度假區”、“省生態旅游示范區”、“省文明窗口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靈光寺
陰那山在離梅州城45公里的雁洋鎮境內,秀甲潮梅,名播閩粵,與羅浮、南華鼎峙齊名,并稱"粵東三勝"。其山巔五峰并聚,稱五指峰,海撥1297米,登高望日出,若云龍吐珠;縱目遠眺,可望潮州、汀州和梅州,詩人有"五指峰巔極目舒,白云深處望三州"的詠嘆。陰那四面皆山,山勢雄邁,泉石清奇,石石有景,美不勝收。
陰那山麓有一座千年古剎靈光寺,是廣東省五大名寺之一。創始人為唐高僧潘了拳,他于咸通二年(861年)圓寂后,始由村人建立寺院,初名"圣壽寺",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歷史。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粵東監察御史梅鼎捐錢擴建,更名靈光寺,現正門石匾上所刻"靈光寺"三字,就是梅鼎寫的。
靈光寺依山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自古遠近聞名,吸引大量游人參觀,為什么呢?因為靈光寺有"三絕"。其一絕是:寺前草坪有兩棵柏樹一生一死。生者高30多米,枝繁葉茂,傲然挺立;死者高度相當,干大枝壯,枯死而不腐不朽。這就是稱為"廣東寶樹"的"生死柏"。
此柏樹是建圣壽寺之前潘了拳親手種的,樹齡達一千一百年以上,那株枯死的已死了三百多年,卻與生的那株幾乎同樣高大,前幾年,珠江電影制片廠曾拍過一部電影《生死樹》,就是以這兩株樹為背景。其二絕是,寺里最壯觀的主殿大雄寶殿,經常香煙鼎盛,但不管任何情況下,都沒有香煙薰人,是什么原因呢?傳說是因為殿頂的藻井所起的作用。這個藻井,是用1000多塊精制的長方木構成的螺旋形藻井,俗稱為菠蘿頂,結構巧妙奇特,是寺廟建筑藝術的杰作。在我國這樣的菠蘿頂僅有兩處,另一個是北京天壇的方形藻井。這個菠羅頂妙就妙在它會把大殿內的香煙及時吸到殿頂迅速排出,而不會使殿內游人被煙嗆著。其三絕是大雄寶殿后面山上綠樹繁蔭,但大殿屋頂上卻沒有一片樹葉,這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仍是個謎。
靈光寺除大殿外,還有金剛殿、羅漢殿、諸天殿、觀音閣、鐘鼓樓、經堂、客堂、齋堂等。此外,靈光寺還有不少神奇傳說,如"五色雀"、"無篤石螺"、"片生熟魚",以及一些珍稀植物等靈跡。
靈光寺是我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現已修整一新。由于人民政府重視和海外僑胞的資助,修建了"三柏軒"、"觀音閣",塑制了"三寶"、"十八羅漢"、"二十四諸天"等像,以及重建了山門、歇石亭、粲花館、陶茶亭、古銀橋。目前,它與附近景點"葉劍英紀念館"和"雁南飛旅游度假村"相襯聯輝,吸引著不少海內外游客。有心登上五指峰觀看日出美景和山頂風光者,可以頭一天到達靈光寺,第二天一早登上五指峰頂等待日出,幸運者還可能看到"靈光"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