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足跡:清遠鷹揚關上的豐碑
清遠鷹揚關
鷹揚關是座歷史雄關,地勢險要。據連山志記載,北宋名將岳飛曾駐守過此關,太平天國洪秀全、石達開曾率兵在此關激戰(zhàn)三天三夜并留下了“太平天國古戰(zhàn)場與三十六墳”遺址,當年的戰(zhàn)壕、堡壘遺跡至今尚有。更為重要的,是這里人們可以追尋鄧小平領導的紅七軍的革命足跡:1931年1月17日夜,鄧小平領導的紅七軍作為戰(zhàn)略轉移的五十五團、五十八團的部隊經廣西進入連山境內,在鷹揚關埋藏了一批不便攜帶的山炮和步槍。他們在舉行著名的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后,奉中央指示向粵北小北江轉移。
現(xiàn)在,該景區(qū)修復了戰(zhàn)壕、碉堡和城門、城墻、鐵索橋等項目。目前已完成的項目有:鷹揚古城樓、森林迷宮、直跨溪水兩岸的鐵索橋。
地址:地處連山縣城西北23公里處
觀賞指數:★★★★
門票:15元
紅七軍傷病員治療處舊址
惠愛醫(yī)院位于連州市城西雙喜山市二中學院內,是一座十九世紀西洋式的屋舍,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自清朝至連縣解放,這里作為基督教惠愛醫(yī)院,一直為美國傳教士所使用。
1930年,鄧小平在廣西發(fā)動百色起義,隨后,鄧小平總政委和張云逸軍長率領紅七軍,從廣西轉戰(zhàn)江西途中,在連縣進行宣傳和籌款。期間,將200名傷病員安置在惠愛醫(yī)院。紅軍離開后。傷病員得到了宗教傳道者的精心治療,避開了國民黨當局的搜捕和加害。
地址:連州市
觀賞指數:★★
路線:深圳——廣深高速——廣州市——廣清高速——清遠市——107國道——連州市——連州地下河——連山縣
合作新聞推薦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