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最值得一看的14處老房子
11、普仁醫院舊址
普仁醫院又稱英國醫院,位于現在市人民醫院大院內。1886年為英國“安立間”教會的傳教士柯達醫生創建,是北海第一所西醫院,也是我國縣、市一級最早的西醫院,其附屬醫院有普仁麻風院。1952年,普仁醫院改名為北海市人民醫院。其舊址僅存八角樓和醫生樓。
八角樓為八邊形三層樓建筑,高13.2米,邊長2.75米,是北海當時的最高層建筑。八角樓下原有門診部、候診室、手術室、病房等建筑,現已無存。
醫生樓為二層的西洋建筑。長26米,寬12.9米,建筑面積671平方米。現為市人民醫院庫房。
普仁醫院為西方醫學文化傳入北海的歷史見證物,是上一世紀末英國“安立間”教會創辦北海最早的西醫院的歷史遺跡,故很有歷史價值。
12、貞德女子學校舊址
貞德女校的前身是英國基督教圣公會辦的英國女義學,始于1890年,專教授女童班。課程有經書、地理、信札等。1924年正式命名為貞德女子學校,也是北海最早的小學。
該舊址位于現在的市人民醫院大院內。建于1905年前后。二層,券拱結構,主體建筑長16.3米,寬8.65米,建筑面積280平方米。現為市人民醫院圖書館。
在近現代,英、法、德、美等國的教會曾先后在北海開設了各自的教會學校,現僅剩貞德女校一座。它是西方教會在北海開辦教會學校的歷史見證物。
13、潿洲天主堂
位于潿洲島盛塘村的天主堂,是清末“雷廉”地區一座最為宏偉的教堂。它的建造與清政府對潿洲“重開島禁”,法國人有機會上島傳教有關。同治八年,即1869年,法國天主教會在盛堂村,花了十年時間,用島上特有的珊瑚石,建造了這座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的教堂。這是一座具有歐洲中世紀建筑風格的“哥特式教堂”。教堂的頂端有許多鋒利的直刺蒼穹的小尖頂,有著隨時“向天一擊”的動勢,造成一種向上升華、“天國神秘”的幻覺,堪稱別具一格。
該天主堂主體建筑長51.6米,寬12.2米,高15米。鐘樓高21米。附屬建筑有女修院、神父樓等。總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
潿洲天主堂當時屬法國“遠東傳教會廣州天主教區”管轄,但又下轄雷州、欽州、防城、靈山、合浦等地的教堂,成為廣東陸地西南地區天主教會的“首府”。
該天主堂是近代法國天主教傳入北海地區的歷史見證物。現由潿洲天主教愛國會管理。
14、潿洲城仔教堂
潿洲島城仔教堂,約建于1880年,由法國天主教李神父負責籌建,這座教堂稱“圣母堂”。
該教堂前面是一座寬4.5米,高14米的三層方形鐘樓。鐘樓正面雕有“圣母堂”三字。鐘樓后面為建筑面積265平方米的長方形教堂。與教堂后角相連的是一座二層,建筑面積405平方米的神父樓。
城仔圣母堂是一座較典型的歐洲鄉村哥特式小教堂,是北海地區僅有的一座圣母堂,是近代法國天主教傳入潿洲島的歷史見證物。
該教堂由潿洲天主教愛國會管理。
普仁醫院又稱英國醫院,位于現在市人民醫院大院內。1886年為英國“安立間”教會的傳教士柯達醫生創建,是北海第一所西醫院,也是我國縣、市一級最早的西醫院,其附屬醫院有普仁麻風院。1952年,普仁醫院改名為北海市人民醫院。其舊址僅存八角樓和醫生樓。
八角樓為八邊形三層樓建筑,高13.2米,邊長2.75米,是北海當時的最高層建筑。八角樓下原有門診部、候診室、手術室、病房等建筑,現已無存。
醫生樓為二層的西洋建筑。長26米,寬12.9米,建筑面積671平方米。現為市人民醫院庫房。
普仁醫院為西方醫學文化傳入北海的歷史見證物,是上一世紀末英國“安立間”教會創辦北海最早的西醫院的歷史遺跡,故很有歷史價值。
12、貞德女子學校舊址
貞德女校的前身是英國基督教圣公會辦的英國女義學,始于1890年,專教授女童班。課程有經書、地理、信札等。1924年正式命名為貞德女子學校,也是北海最早的小學。
該舊址位于現在的市人民醫院大院內。建于1905年前后。二層,券拱結構,主體建筑長16.3米,寬8.65米,建筑面積280平方米。現為市人民醫院圖書館。
在近現代,英、法、德、美等國的教會曾先后在北海開設了各自的教會學校,現僅剩貞德女校一座。它是西方教會在北海開辦教會學校的歷史見證物。
13、潿洲天主堂
位于潿洲島盛塘村的天主堂,是清末“雷廉”地區一座最為宏偉的教堂。它的建造與清政府對潿洲“重開島禁”,法國人有機會上島傳教有關。同治八年,即1869年,法國天主教會在盛堂村,花了十年時間,用島上特有的珊瑚石,建造了這座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的教堂。這是一座具有歐洲中世紀建筑風格的“哥特式教堂”。教堂的頂端有許多鋒利的直刺蒼穹的小尖頂,有著隨時“向天一擊”的動勢,造成一種向上升華、“天國神秘”的幻覺,堪稱別具一格。
該天主堂主體建筑長51.6米,寬12.2米,高15米。鐘樓高21米。附屬建筑有女修院、神父樓等。總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
潿洲天主堂當時屬法國“遠東傳教會廣州天主教區”管轄,但又下轄雷州、欽州、防城、靈山、合浦等地的教堂,成為廣東陸地西南地區天主教會的“首府”。
該天主堂是近代法國天主教傳入北海地區的歷史見證物。現由潿洲天主教愛國會管理。
14、潿洲城仔教堂
潿洲島城仔教堂,約建于1880年,由法國天主教李神父負責籌建,這座教堂稱“圣母堂”。
該教堂前面是一座寬4.5米,高14米的三層方形鐘樓。鐘樓正面雕有“圣母堂”三字。鐘樓后面為建筑面積265平方米的長方形教堂。與教堂后角相連的是一座二層,建筑面積405平方米的神父樓。
城仔圣母堂是一座較典型的歐洲鄉村哥特式小教堂,是北海地區僅有的一座圣母堂,是近代法國天主教傳入潿洲島的歷史見證物。
該教堂由潿洲天主教愛國會管理。
在本頁瀏覽全文>>(共計4頁)
鍵盤也能翻頁,試試“← →”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