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葬現場:一手圖片
按原定計劃7月9日上午,我們要去朗木寺天葬臺看天葬。五點半起床,六點出發。起床后天仍下著雨,我們開始有些猶豫了,但感到機會難得,還是決定冒雨前往。
我們下榻的旅店距天葬臺約三公里左右,我們冒著雨順著山坡路緩行而上。由于下雨路爛且又滑,鞋沾滿了泥土,足有三四斤重,走一段路都要停下來喘喘氣再走。半路上遇到準備送葬的藏民,經詢間打聽得知今天會舉行天葬,我們更有了信心。越往上走,越難走。我們走走停停,一步一步向上走去,歷時一個半鐘頭,終于來到了天葬臺。此時,天葬臺仍空無一人,只有我們一塊同往的四個人,四周顯得空曠冷清。
獨具藏族葬俗文化風貌天葬臺,座落在半山腰上,上面圍搭著二處大小像籬笆式的方形帳子,四周掛著無數各具顏色的布條和各式彩帶,圍著紅、白、藍三色布,掛有藍、白、紅、黃、綠五色布條做成的幡。按佛經的說法:藍色代表天,白色代表云,紅色代表太陽,黃色代表大地(也代表吉祥如意),綠色代表水。天地云水火,這是一個物質世界,人在這個宇宙中生存,輪回,應始終抱著感激之情向主宰一切的神(天神、山神)表示敬意。
終于來到了天葬臺,天葬臺仍空無一人。
天葬就是死后將自己的軀體施舍喂老鷹從而利益眾生,贖畢生罪孽。藏族的宗教告訴人們人生就是轉世輪回,人活著就是來贖罪的,死才是真正的解脫。“人源于自然;而歸于自然”。天葬臺是呈現藏人順從這一法則的具體方式之一。所以藏族人從不畏懼死亡,死了就大大方方將軀體肢解成碎塊喂老鷹,實現最后的回歸。
天葬儀式一般在七、八點舉行,死者家屬一律不去天葬場,只有同村的男子們護送操作整個過程。八時左右上來了一位民民,他是死者同村的,他說今天葬的是一位83歲高齡的老婦。說著從布袋掏出干草、干牛糞點起火來,頓時火起煙生。
一會兒又來了一位喇嘛,他是來為死者念經超度的。據他說天葬多時為九、十月及農歷二、三月。有時一天多的有五六位。各人因功德不同,規格也不同。他說這次天葬念經超度巳在山對面舉行了。來這里就他一個人。
醉翁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