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我的革命圣地之旅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
夕陽寶塔山
正在進行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及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活動像紅色的火炬照亮神州,8月19日-20身兼一名共產黨員和攝影愛好者的雙重身份,途經千里顛簸,我來到中國革命的圣地——延安。
延安,中國革命的搖籃,新中國舉步騰飛的起點。巍巍寶塔山、滔滔延河水。中共中央自長征抵達延安起,在這里領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先后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輝煌篇章。自小就在小學課本上看到過延安的寶塔,楊家嶺的日出……中學的時候一首詩歌賀敬之的《回延安》更是讓我對圣地延安崇敬之至,無限向往。
“白羊肚手巾紅腰帶,親人們迎過延河來。”
戰爭年代,延安曾召喚著一批批進步青年投入她的懷抱。60多年后的今天,她仍以一種革命精神的魅力和革命圣地的象征吸引著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們。
延安寶塔山
經過延河大橋的時候,我禁不住下得車來駐足觀望,沉思良久。與記憶中的景象反差太大了。延河兩岸已經是綠樹成林,不見黃土。刻畫在心底的石磨盤、紅辣椒、獨輪車、土窯洞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長橋飛渡,車水馬龍,高樓林立,花園錦城,一座欣欣向榮的新城市拔地而起。
因為不熟悉路,我們的車剛停在路邊,一位大嬸就湊上前來,詳細告訴我們棗園、楊家嶺、清涼山的位置。那一刻倍感欣慰,我終于感受到一種依舊延續的傳統,那就是延安老區的人民還是那么的淳樸,好客。
夜色寶塔山
“楊家嶺的紅旗高高地飄,革命萬里起高潮!”
8月20日,來到延安的第一個早晨,懷著對革命圣地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無比崇敬的心情,我先后參觀了中國共產黨七大會議舊址、延安文藝座談會會址以及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和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居。
歡迎發表評論和您的出游路書!
在本頁瀏覽全文>>(共計2頁)
鍵盤也能翻頁,試試“← →”鍵
合作新聞推薦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