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推出車展調查
-“純屬喜歡車,不愿錯過這樣的機會”是觀看車展的第一動機;
-38%的觀眾已經擁有了私家轎車;
-44%的觀眾是第一次看類似規模的車展;
-展車:關注度最高的是家用轎車,SUV排行第二;
-70%的觀眾自費購買門票。
10年前,《北京青年報》曾發表了題為“轎車夢:離我們有多遠”的調查報告,用數字刻畫了北京人遙望轎車的復雜心態。
短短十年,超過30%的北京家庭圓了轎車夢。
那么,被媒體譽為“大餐”、“節日”的今年北京車展,人們究竟為何而來呢?
我們的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觀眾(53%)觀看車展的第一動機是“純屬喜歡車,不愿錯過這樣的機會”。
有17%的觀眾最主要的目的是“近期想買車,通過車展了解更適合自己的品牌和車型”,他們也許會是車展本身帶來的最現實的市場。
有10%的觀眾只是因為“對于自己鐘愛的汽車品牌,增加進一步的認識”,這種品牌情感對于廠商來說,是最寶貴的資產。
調查還顯示,觀眾中,有38%的人,其個人或家庭已經擁有了自己挑選的私人轎車(包括SUV、MPV等)。
有車的和沒車的,他們在觀看車展的第一動機上,沒有什么明顯的不同。比如,有車族和沒車族中,都有18%左右的人看車展的第一目的是“近期想買車,通過車展了解更適合自己的品牌和車型”。
調查還表明,盡管家用轎車仍然是此次車展中最受關注的展車類型,但不同類型的展車都分別奪取了一定的眼球。18%的觀眾對SUV最感興趣,跑車、商用轎車、豪華轎車分別都獲得了10%以上的關注度,概念車也獲得了8%的眼球份額。
44%的觀眾是第一次觀看類似規模的車展,30%的觀眾已經是第二次了,而三次及以上的觀眾則為26%。
調查還顯示,10日的觀眾中,70%是自費購買門票。香車、美女、相機
-3%的觀眾勇敢地說,看車展就是“觀色”;
-13%的觀眾大膽走上前去,讓美女成為自己身邊的SCENICRT/car.shtml" target=_blank>風景;
-61%的觀眾邊看邊拍,而數碼相機則成為主流;
-36%的觀眾與心儀的展車合影。
香車美女,是美的完美結合。看看每屆車展聚焦在車模身上各種專業和業余的長槍短炮、掛在各種大大小小網站上冠以“香車”美女的照片,我們無法否認美女們對中國汽車工業的貢獻。
而在我們此次調查的人群中,3%的觀眾勇敢地告訴我們的訪問員,他們觀看車展的第一動機是因為“車展是一個近距離欣賞漂亮模特的很好機會”。考慮到中國人的含蓄民族心理,相信真正抱此目的的比例會更高。
有趣的是,女性答案中這一動機的比例(5%)高于男性(2%),相信一定是不好意思承認,尤其是面對我們的女訪問員。
車展秀色可餐,使得61%的觀眾不忘帶上相機;36%的觀眾甚至與愛車合影;更有甚者,13%的觀眾讓美女成為自己身邊的一道風景,他們中,還有11%是女性觀眾。調查還顯示,數碼相機已成為主流,在攜帶相機拍照的觀眾中,73%觀眾使用的是數碼相機,17%的觀眾使用傳統相機,而10%的人則是傳統相機和數碼相機一個不落。他們的基本特征
10日觀眾中,外地臨時到北京出差或旅游的觀眾占到了47%;也許周末觀眾的構成會發生變化。
女性觀眾占28%,男性占到了72%。
31%的觀眾年齡在18-25歲之間,26-35歲占42%,36-45歲占20%,46歲-60歲占7%。
大專以上學歷占70%以上;大學本科學歷是主流,占到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