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政策如何促進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
新能源汽車政策對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的促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有序推進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
其次,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家能源局印發相關意見,從創新建設運營維護模式、支持農村地區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強化宣傳服務管理等方面提出舉措。例如,在建設環節,重點在公共充電設施與社區充電設施發力,優先在縣鄉企事業單位等場所配置公共充電設施,并向鄉村延伸,同時推進農村既有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改造。在運營環節,加大充電網絡建設運營支持力度,利用地方專項債券等工具支持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開展配套電網建設改造,推廣智能有序充電新模式。在維護環節,提升充電基礎設施運維服務體驗,完善運維體系,針對節假日返鄉充電供需矛盾做好預研預判和服務保障。
再者,政府主管部門應強化規劃引導,加快建立規劃責任體系,編制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布局規劃,保障建設條件,研究治理非充電車輛占位問題。
另外,要強化高速公路充電保障能力,各地交通主管部門應出臺落實細則,將充電服務保障納入節假日高速公路出行保障方案,吸引社會主體投資做強高速充電服務保障能力。
還有,地方政府應出臺實施細則促進居住區充電樁建設,確保新建居住區固定車位建設充電樁或預留安裝條件,研究出臺存量小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標準規范,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合理布局公共車位充電樁,完善峰谷分時電價政策。
同時,要健全監管體系和財政補貼政策,建立市場監督考核機制和充電樁質量監督體系,制定與服務質量掛鉤的運營補貼標準,對高速公路等充電設施加大補貼力度,對示范工程給予財政支持。
最后,要加快充電技術標準升級,加強充電技術創新,研制新一代充電設備,強化充電安全信息防護,組織開展車網互動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工程建設,加強汽車與能源行業協同,加快標準制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