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對傳統燃油汽車產業的沖擊有多大?
新能源汽車產業對傳統燃油汽車產業的沖擊非常大。
首先,市場份額方面,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逐漸增加,傳統燃油車的份額則不斷下降。比如今年 7 月,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高達 87.8 萬輛,同比勁增 36.9%,而傳統燃油車零售銷量為 84 萬輛,同比下降 26%,如今購車人群中,買新能源車的成為多數。
其次,人們的觀念轉變,買車重點從看品牌、排量、發動機、變速箱變為看續航、電池、智能化等。
再者,汽車研發周期改變,新能源汽車有的幾個月就能生產出來,而純燃油車時期很多車型要用幾年。
汽車核心技術也不同,新能源汽車不用太在意發動機和變速箱等,組裝就能賣。
銷售方式上,新能源車型直接網上或直營店銷售,還能送車到家,不像純燃油車幾乎都靠 4s 店銷售。
汽車保值率變化明顯,新能源汽車很多車型一年保值率就到 50%甚至更低,而純燃油車三年保值率在 60%以下就算不高。
用車方式也有改變,新能源汽車普及后,大家開始在意充電、續航等,純燃油車時期幾乎不用考慮這些。
對汽車制造而言,生產工藝改變,從依賴內燃機變為使用電動機和電池,質量控制、組件采購和裝配等環節面臨新挑戰,供應鏈也因電池、電動機等新能源組件采購供應的不同而改變。
環保政策讓傳統汽車制造商面臨轉型壓力,轉型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還可能影響盈利。
在汽車使用方面,能耗和排放降低,降低用戶燃油成本,城市噪音減少,但新能源汽車普及需要大量充電設施,對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有新要求。
對汽車行業格局來說,新舊企業競爭加劇,不僅有同行業競爭,還有來自新興電動汽車制造商的競爭。
為保持優勢,汽車制造商要不斷技術創新,提高電池效率和續航里程,降低制造成本。
很多國家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傳統汽車制造商需調整戰略適應。
新能源汽車發展對環保和社會也有積極影響,能減少碳排放,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推動能源結構改變。
總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傳統燃油汽車產業的沖擊是全方位的,傳統燃油車產業需積極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