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時如何判斷車輛的安全性細節
買車時判斷車輛的安全性細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查看碰撞測試成績,國內消費者主要參考中汽研的 C-NCAP 和中保研的 C-IASI。C-NCAP 的測試項目包括 50Kph 正面 100%重疊剛性壁障碰撞試驗、64Kph 正面 40 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和 50Kph 可變形壁障側面碰撞試驗,應規避四星及以下成績的車型。C-IASI 參考了美國的 IIHS 規程,更全面,如引入正面 25%偏置碰撞試驗、車頂強度測試等,要看每一個細分項目是否達到 A 或 G 的成績。進口車型還可參考美國 IIHS、歐洲 E-NCAP 等碰撞測試結果。
其次是結合車輛鋼材用料,車輛發生事故時,核心保障在于白車身結構,如籠式車身,關鍵受力部位如縱梁、橫梁、A 柱、B 柱等的硬度很重要,一般十多萬家用車 A、B 柱鋼材屈服強度在 1500Mpa 左右能保障被動安全性,沃爾沃等豪華品牌可達 1800Mpa。車輛重量也與安全性有關,但不能只看重量,要綜合考慮結構和白車身構造。
再從被動安全層面看設計,被動安全配置包括安全帶、安全氣囊/氣簾、ABS 防抱死系統、ESP/ESC 穩定系統等。安全氣囊越多越好,乘車時前后排都要系好安全帶。ABS 可防止急剎車時車輪抱死,ESP 能分配扭矩,但不是萬能的。
從主動安全性層面出發,AEB 主動剎車/前方碰撞預警功能優先級最高,盲區監測功能在高速變道時有用,車道偏離預警和車道保持功能主要輔助長時間高速行駛,倒車車側盲區預警、開門提醒等功能是錦上添花。
還要注意一些細節處的安全性,如人機工程學設計,避免全觸控液晶屏、無按鍵化內飾影響駕駛操作,要考慮實體按鍵的便利性。車輛配備的輪胎也很關鍵,要關注原廠輪胎的速度級別、耐磨指數和牽引性能指數,合格家用車牽引性能應達到 A 或 AA 等級,差的話建議買車后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