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車輛一年行駛連5千公里都不到,都說機油一年必須換,即便公里數沒到。
但是,如果你使用的是好的全合成機油,換了又覺得可惜,不換心里又不踏實。那么,到底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無論是主機廠的汽車使用手冊還是機油廠商的建議,從換油的時間上都是建議一年一換。
如果你不差錢的話,建議盡量按照這個要求進行保養,這樣可以讓你心里更加踏實。
然而,汽車使用手冊的制定都是有安全冗余的,并且對油品的更換指標制定的也比較高,希望所使用的油品在一個指標更好的狀態。適當地利用一下安全冗余是可以的。

那么,機油氧化變質會有什么表現呢?
我們今天討論的情況是公里數未到,因為時間而引起的氧化問題。
潤滑油氧化一般有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生成酸性物質(如羧基酸、羥基酸、瀝青質酸等)和酯類的中間產物,最終產物是炭青質;另一個方向是生成膠質、瀝青質,最終產物是半油焦質。
那么,機油氧化的速度和程度受什么影響呢?
在我們停放時,發動機內部和大氣雖然不是氣密結構,但也是不相通的,基本沒有與外部大氣進行空氣交換。
高溫也是潤滑油氧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普通潤滑油的使用溫度如果在60℃以內氧化很慢。超過60℃,溫度每升高10℃,潤滑油的壽命會減半。

發動機工作時機油的溫度在100度左右,一個換油周期大約是200小時。按用車的平均時速50公里計算,如果一年使用了4000公里,那就是發動機工作了80小時。也就是說,高溫帶來的氧化可以富裕出來很多。
水、雜質和其他油液,氣泡和泡沫會加速潤滑油的氧化。金屬也可以起到催化作用,例如發動機磨損引起的各種金屬碎屑。
由于我們的公里數跑得少,這方面的影響就會小很多。又可以產生富裕度。
此外,機油本身添加劑中有抗氧化成分,如果添加劑配方的抗氧化成分高也會減緩氧化速度。
機油的TBN堿值越高,機油的長效性越好,使用的公里數就越長。長效機油中這個TBN堿值遠高于一般機油,發動機工作的時間短,其消耗就少。
在歐洲同樣的車型和機油車換油周期是我們的一倍以上,無論是公里數還是時間周期。難道是他們空氣中的氧含量低嗎?
無論國標還是主機廠標準,機油任何一項指標超標就需要更換。
在我國,第一個超標項目是機油中雜質也就是顆粒物超標,主要原因是我們空氣中的灰塵以及燃油品質。灰塵大容易造成顆粒物多,燃油品質差容易造成酸性大。


所以更換機油的標準是以里程和時間先到者為準,使用#第四代潤滑技術#的機油可以適當地延長更換周期。因為#第四代機油#它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