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歷史性拐點——新能源車市占率突破50%,而在這場變革中,上汽通用五菱以全年超154萬輛的總銷量及新能源車型累計銷量突破240萬輛的亮眼成績,穩居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前三。五菱這家曾以“秋名山神車”五菱宏光聞名的企業,如何在短短幾年內完成從傳統車企到新能源巨頭的轉型?其背后的戰略邏輯值得深挖。
一、新能源戰略的“五菱速度”:從跟隨者到引領者
2024年,五菱新能源銷量同比增長63%,占比首次超過總銷量的50%,標志著其轉型之路進入質變階段。這一成績的背后,是五菱“一二五”工程的系統性布局:通過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的研發突破,五菱構建了涵蓋天輿架構、靈犀混動、神煉電池等六大核心技術的自有體系,實現了從電池安全到智能駕駛的全鏈路創新。例如,神煉電池在穿刺實驗中表現出“不起火、不爆炸”的高安全性,而靈犀混動系統將熱效率提升至43.2%,綜合續航達1346公里(五菱星光S插混版),直接推動五菱星光家族銷量同比增長868%。
市場定位的精準性是五菱的另一大優勢。五菱以3萬-17萬元的價格區間覆蓋了微型車——緊湊型SUV市場,既延續了“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親民路線,又通過宏光MINIEV(累計銷量超145萬輛)、繽果(年銷23.6萬輛)等爆款,牢牢占據了代步車市場第一份額。即便在比亞迪降價沖擊下,五菱仍能通過“加量不加價”的策略維持其市場競爭力,例如將星光車型價格下探至10萬元以內,鞏固了其“性價比之王”的地位。
二、商乘并舉:紅標與銀標的雙線突圍
五菱的轉型并非單一路徑,而是通過紅標(商用車)與銀標(乘用車)的雙品牌戰略實現市場全覆蓋。
①紅標:商用車新能源化破局
五菱紅標2024年銷量達到了590439輛,新能源滲透率突破20%,其中五菱揚光輕客連續9個月蟬聯細分市場冠軍。在此基礎上,通過與寧德時代聯合發布全球首個商用車換電戰略,五菱推出液冷電池技術,并規劃宏光增程版、之光EV等新車型,直擊物流行業“成本敏感”痛點,將商用車新能源化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需求驅動。
②銀標:乘用車高端化試水
2024年,五菱銀標品牌以680,941輛的銷量同比增長19.7%,繽果、星光等車型成為A0級市場新標桿。但五菱的高端化嘗試仍面臨一定挑戰:星光家族年銷量雖突破10萬輛,但僅占新能源總銷量的12.5%,且五菱新能源中主力車型價格仍集中在10萬元以下。如何突破“低價標簽”,將是五菱品牌升級的關鍵。
三、全球化進擊:從東盟到世界的“五菱模式”
2024年,五菱海外出口車輛累計22.5萬臺,同比增長6.4%,其中五菱印尼公司2024年實現新能源整車零售13492輛,同比增長27%,市場新能源占有率超30%。2024年9月,五菱發布“一二三”東盟戰略,其戰略基點便是印尼等東盟市場,通過本土化生產、技術標準輸出(如充電設施建設)和產業鏈協同(國軒高科等配套企業共同出海),構建了“整車出口+本地化運營”的生態閉環。五菱這一戰略既推動了當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展現了“中國智造”的實力,也讓五菱離“全球新能源汽車普及者”的站位更進一步。
結語:五菱的“人民路線”還將走多遠?
五菱轉型之路的成功,本質上是將“人民需求”與“產業趨勢”深度融合的結果,從商用車換電到微型代步車,其每一步都緊扣市場剛需。然而,隨著新能源賽道進入“智能化+全球化”的下半場,五菱仍需在技術創新與品牌價值上實現雙重突破。正如其總經理呂俊成所言:“大浪淘沙中,唯有主動變革才能站穩腳跟。” 未來,五菱能否從“爆款制造機”蛻變為“技術定義者”,將決定其能否真正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