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少環境污染,燃料電池引擎的發展備受囑目。如何提供燃料電池引擎所需的氫,則有使用氣態氫、液態氫和從汽油或氫硼化鈉提煉等不同的構想。盡管越來越多的實驗車使用氣態氫,但由于氣態氫儲存設備安裝復雜,科學家因而嘗試另一方式,亦即利用蓄熱式高溫蒸氣產生器與甲烷等碳氫燃料于改質器(Reformer)混合反應,產生高濃度氫氣供燃料電池使用。如此一來,燃料電池引擎汽車就可以直接使用汽油作為燃料了。
位于德國佛萊堡的Fraunhofer研究院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與Daimler Chrysler、Bosch及Aral共同合作發展出的改質器,外型像蜂窩,是利用一種稱為汽車熱能改質方式,在系統內混合了空氣、汽油和水蒸氣,藉由其中一小部分汽油在空氣中燃燒所產生的熱,使得催化劑表面溫度升高為攝氏600至700度而引發化學反應,其余大部分的汽油則轉換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氫;產生的一氧化碳因為會危害許多燃料電池內使用的催化劑,將會藉由其它的催化劑進一步被轉換成二氧化碳。
雖然ISE研發的改質器尚停留在實驗階段,離實際安裝在汽車上試驗尚有一段距離,但實驗結果顯示,新研發的改質器可達到80%的高功率,因此不但能夠運用在燃料電池引擎汽車上,也可以供應傳統引擎車輛的電力系統。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