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上海車展提前3天落下了帷幕,但是本次上海車展仍不失為一屆組織有序、規模宏大的國際化車展!
上海車展得到了廣泛的好評是與中國汽車的大環境分不開的。去年,中國汽車產量達到創紀錄的325萬輛,今年預計達到400萬輛,有望躋身世界前4位的汽車產量大國。而恰逢此時召開的上海車展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中國汽車發展里程碑的見證人,它的意義已突破了車展只是表演“汽車秀”的舞臺,更準確地說,它為未來幾年內中國汽車的發展提出了預言。
預言一:汽車業內將出巨頭
上海車展的最大遺憾是那些沒有能夠如約來華的國外汽車企業高層。這些巨頭當初要來上海的目的絕不僅僅是想作“秀”,而是把車展作為一次商業交流的契機。上海車展的結束,并不意味著中外汽車合作的暫停,相反,會加快合作的進程。記者在哈飛等公司就聽到了其要與國外公司合作的意向。
同時,國外汽車公司也在本次車展上流露出很強的整合其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的意圖。如日本馬自達就與一汽馬自達和海南馬自達聯合參展;美國通用更是把上海通用、金杯通用、上汽五菱通用等都拉到了自己的展臺上,喊出了“通用大家庭”的口號。
與國外汽車企業一樣,國內大型汽車企業也開始在集團化、規模化上做文章。如,一汽集團就借此次車展徹底讓人們理清脈絡,一汽豐田、長春一汽、天津一汽、一汽轎車等幾大塊的格局已基本顯現。而在此之前,恐怕只有一汽的高層才能摸清集團的脈絡。
去年,中國的五大汽車集團的產量占到汽車總產量的90%以上,而國家的有關汽車政策也開始向大集團傾斜。如何盡快整合資源、理清發展思路是當前國內大汽車集團要重點解決的問題,看來中國誕生汽車巨頭的日子為時不遠。
預言二:汽車性能增加價格下降
本屆上海車展是國內新車型的集中發布會。據記者粗略統計,在本次車展上展出的、有望在今年內上市的國產新車就有23款之多。而且車型覆蓋范圍非常廣,包括有微型、小型、中高檔轎車、越野車、MPV等幾乎全系列車型。如此多的新車使上海車展將直接影響車市,業內人士認為,這些還未上市的新車將會使車市產生期待心理。
在這些新車上,記者注意到其總體的特征是技術先進、基本與國際接軌,另外配置也更高檔、全面。而在價格上,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看,將普遍比現有同類車型低。如廣州本田就表示,新車“FIT的價格考慮了兩三年的價格水平”。而奇瑞也表示,新車型“東方之子的價格將會為國內中檔轎車樹立新的價格基準”。
預言三:汽車運動促熱汽車改裝
與國內曾經舉辦的車展相比,上海車展的一個最大特點是賽車、改裝車云集。幾乎所有大型汽車公司都把賽車作為展出的重點,德國大眾則干脆宣布要在明年把F-3汽車賽事引入中國。
汽車企業重視中國賽車運動,與上海要辦F-1賽車是分不開的。上海國際賽車場的總經理郁知非也悄悄地到車展上看看人們對賽車的反應。除了F-1、F-3之外,拉力賽車也是公司展出的重點,派力奧、標致206等拉力賽車就是各自展臺上的主角。
業內人士認為,賽車運動的興起將促進汽車文化的發展,并將給汽車改裝等相關產業帶來商機。
注: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