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消息:今年4月21日-27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將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熱鬧的車展。離車展還有半年之久就傳出8萬平方米的展位已被搶購一空,招商出現空前爆棚的場面。汽車廠商看好今年國際車展,甚至搶在一年前就預定展位,紛紛以從沒有過的陣容和氣派參展,如一汽、上汽將代表本土主流汽車企業展示未來中國汽車業的走勢和信心。外國廠商更是財大氣粗,相互叫板,抓住機遇要表現一番。繼德國大眾、美國通用之后,日本豐田以超出以往兩倍的展臺面積全新登臺亮相,不再保持低調。其他外國企業也是如此。他們認為,今年上海車展將引爆中國車市,汽車消費開始步入主流消費渠道。
可以說,今年的上海車展是宣告“一個時代結束,另一個時代開始”的車展。
![](/news/gdcz/10304/pic/kouzhaomm12.jpg)
走過歷史看車展
上海國際車展應該說是這座城市邁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記得首屆上海國際車展舉辦時,上海人只是好奇,還沒意識到這是在創造歷史。當時正處于改革開放初,馬路上跑的出租車主要是天津大發、上海牌轎車,偶爾還能看到“烏龜殼”(用摩托車改裝的三輪乘用車),為數不多的進口車也多數是日本車。
1985年是中國汽車業值得記住的一年。可以說,如果當年上海沒談成“桑車項目”的話,也就不會這么快就舉辦國際車展。今天看來,這不是巧合,而是上海人在求新、求變、求發展中的一種觀念轉變。所以,本來是專業性很強的普通展覽不料卻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開創了中國汽車展的風氣之先。
![](/news/gdcz/10304/pic/kouzhaomm14.jpg)
對大多數人來說,第一次公開見到桑塔納轎車是在首屆上海國際車展上。當時組裝的桑塔納被看作是“進口車”,有點神奇。當時年產5000輛左右的轎車產品大多數是上海牌轎車。有人甚至擔心,這樣的“高級車”我們造的出嗎?專業人士也有同感,因為在外國人眼里,當時中國還不具備生產現代化轎車的能力,用半手工“敲”出來的上海牌轎車是他們“爺爺輩”的生產方式。媒體則認為,面對桑車,中國的零部件企業全部加起來等于零,無法與其配套。難怪有人說,桑車的參展是“用市場換技術”的高價姑娘,是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誰能娶到手?
令人遺憾的是,首屆國際車展,我們幾乎沒有話語權,盡是洋車的天下,國產轎車品牌幾乎等于零。
[1][2][3][4][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