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車銷售“四大花招”
有些進口汽車經銷商將進口車的原廠輪胎換成國內合資企業生產的輪胎,或將原廠寬胎換成窄胎,從中賺取利潤。
在南京汽車交易市場,一位和記者相熟的進口汽車經銷商和記者談起了進口汽車市場的門道。
少開發票是進口車經銷商降低車價的主要辦法。比如,一輛35萬元的進口車,如果你要開足額發票,就是35萬元,如果不開足額發票,可能只要33萬元。有的消費者貪圖便宜,卻可能為日后資產評估等埋下了隱患。
有些經銷商則會用“檸檬車”冒充新車。“檸檬車”在美國指有缺陷的汽車,是美國召回制度的產物。消費者對于被召回的汽車有權利退車,汽車生產廠家根據法律規定,對于消費者退回的“檸檬車”可以稍加修理后,再向市場出售,但一定要注明是召回的“檸檬車”。有些國內的進口汽車經銷商就鉆了這個空子,到國外購買這種經過修理的“檸檬車”,進口到國內汽車市場。由于消費者很難辨別其中的區別,吃虧上當的大有人在。就是國外汽車生產廠家對發生在中國汽車市場上的這類問題也很頭痛。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進口車通過海運進口到中國市場,在漫長的運輸途中和轉運當中難免會遇到碰撞或損害,按規定這種車應退回原產國,但進口汽車經銷商很少會真正退車。在國內進口汽車市場上,就有人專門以低價收購這種撞損車,然后經過維修和美容,再按全新車出售。
這種修理后的撞損車很難被消費者發現存在問題,一般進口汽車經銷商能夠將它“打扮”得跟全新車一樣。被撞損的進口車如果僅僅是表面損壞和磕碰,對今后使用也不會有很大影響;問題是有的碰撞對車的內部結構或是發動機系統有損壞,一旦開上高速公路,速度快了問題就會出來了。
拆改進口件再賣錢則是技術含量相對比較高的手法。有些進口汽車經銷商將進口車的原廠輪胎換成國內合資企業生產的輪胎,或將原廠寬胎換成窄胎,從中賺取利潤。還有的進口汽車經銷商在進口汽車時,都是按照最高配置向國外汽車生產廠家訂購的,許多豪華配置一應俱全,如車載電話、GPS、高檔音響、DVD、真皮座椅等等,可在開發票時卻走兩張票,使進口車的報關價格降下來,因為海關在征收進口車關稅時,有一個最低報價,進口汽車經銷商拿去報關的發票就是最低報價。進口汽車經銷商將整車報關后,進口車上的豪華配置等于零關稅,他們再換下進口車上的配件,拿到市場上單獨出售,或是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再安到車上,不過這些配置都不是免費的,而是要再加錢的。還有的進口汽車經銷商將原廠標準配件說成是選配件,消費者要加上這種配件,還要再加錢,這樣往往一個配件就能賺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
進口汽車一般都會帶有隨車工具或是一些易損配件,就是這些東西,有的進口汽車經銷商也不放過,統統拿走另行銷售,或是按經銷商贈送的禮品計入車價當中。消費者以為是占了經銷商的便宜,實際上里里外外都是自己的東西。
文章轉載于外灘畫報
注: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上一頁] [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