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錢江晚報》報道:根據海關數據,今年一季度汽車類產品進口額度是去年同期的1.78倍。其中,整車(含成套散件)進口前三個月每月均在1.5萬輛左右,單月進口量均比以前有較大增長。
平均單價上升
一季度,進口汽車的品種結構、排量結構、國別結構變化不大,進口單價有所提高,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匯率因素。今年頭兩個月進口的30433輛車中,座位小于等于9座的小型客車2090輛,轎車17601輛,越野車8416輛,載貨車1023輛,與去年全年各車型所占比例差距不大。轎車的排量結構與去年全年相比,今年大排量的比例有所上升。國別上也基本保持過去的格局。
但進口汽車的平均單價有所上升,去年全年平均單價為每輛24920美元,今年1月份平均單價為27498美元,2月份為24461美元,前兩個月平均為25988美元,比去年平均每輛車上升1000美元,匯率是主要因素。
進口汽車價格總體上基本維持去年年底的高位不變。局部時段某些品種特別是1月份由于匯率因素,甚至高于去年年底,到3月底、4月初進口汽車價格開始有所松動。
高檔車型增多
今后一段時間,進口汽車格局將發生較大變化,特別是品種結構將更加趨向于高檔化。一是隨著以廣州本田為代表的中高檔車的調價,將重新定位現階段我國中高檔車的價格體系,雖然各廠家的價格政策有明顯的不同,但幾乎所有車型的價格調整都將一次性或逐步地跟本田的價格靠攏。在這樣的價格體系下,同檔次的進口車由于成本太高,有些車型將逐步被擠出這塊細分市場,特別是隨著這些車性能的提高和產能的提高,這個級別的進口車在數量比例上會明顯減少。二是隨著完全同步的合資新車紛紛上市和價格逐步浮出水面,將在車型上進一步擠壓進口車的空間。過去進口車主要憑借車型新、技術含量高、外觀漂亮爭奪用戶,而越來越多的合資車的出現將在車型上進一步與進口車縮小差距,從而拉走客戶。三是政府的政策導向上,鼓勵進口國內不生產的大排量汽車,也為進口品種結構、排量結構的調整創造了一定的條件。總的來說,進口車型更趨高檔化或者進口各級別中最高檔的一些車型,包括高檔的吉普車和城市休閑車。
進口汽車價格將隨著國產車調價的到位,會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不同車型調價幅度不同。中高檔車型主要表現為相對進口數量的減少,由于成本因素降價幅度不會太大。高檔車型由于進口數量會有一個較大的增加,而且原來差價相對較大,競爭會激烈一些,降價也會多一些。當然降價會逐步進行,估計到6月份穩中有降,完成第一輪降價。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