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媒體認為目前國內廠家消化轎車的庫存車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降價,然而,在昨天北亞車市的信息發布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信息部主任朱一平表示:目前我國的轎車生產庫存已經達到了13.6萬輛,但汽車庫存卻不是導致汽車降價的因素。
朱一平昨天透露:“今年我國1到10月份的汽車產銷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汽車產銷量,預計今年我國汽車產量完成425萬輛。”中國汽車工業統計的數字是生產企業的庫存,不包括流通中的庫存,目前我國的轎車庫存是13.6萬輛,應該說是在一個合理的庫存量之內。庫存量的計算方式是月初庫存加本月生產量減去本月銷售量得出來的數字。如果經銷商賣得不錯的時候,廠家有一些庫存是合理的,理論上庫存量不超過一個月的生產量就是合理庫存,目前我國一個月的生產量是16.63萬輛。從數字上看,目前我國汽車廠商的庫存壓力并不大,沒有必要消化庫存,因此庫存不是汽車降價的因素。
對于庫存的問題,在場的上海華普的有關負責人張愛群女士也表示:在國際上庫存是銷量的1到1.5倍就是合理庫存,因為運貨和生產都需要時間,在這個時間差里要保證汽車的供應,就必須有一定的庫存。對于廠家來講合理庫存是需要的。另外,北亞車市商務信息中心副部長且小剛也稱:他考察了神龍富康等生產廠家后發現,很多廠家都采取減產等手段防止汽車積壓,廠家的庫存壓力并沒有那么大。(京報網)
[1]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