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與華晨中國總裁蘇強對話
盡管經歷了曲折的“股權風波”,但在中國汽車界,華晨這匹“黑馬”已變成“快馬”:今年1到7月,金杯“海獅”輕型客車銷售4萬多輛,牢牢占據了輕型客車市場的“老大”位置,“中華”轎車銷售近2萬輛,完成全年3萬輛的任務指日可待。10月份,期待已久的國產“寶馬”也將入市角逐國產高檔轎車市場。近日,華晨中國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中國)總裁蘇強接受本報專訪時明確表示,華晨汽車的將來,就是要堅持兩條腿走路,即一方面開發自主品牌,另一方面開展合資合作。
大股東不干涉華晨運作
記者(以下簡稱“記”):華晨中國原大股東中國金融教育基金會的股權被遼寧省收購之后,華晨在某種意義上已變成一個國有的上市公司,現在華晨中國管理層與大股東之間的關系如何,華晨中國的運營有沒有直接或間接受到大股東的影響?
蘇強(以下簡稱“蘇”):從去年12月18日華晨中國正式向外公布遼寧省購買基金會持有的華晨中國股份正式成為我們的大股東到現在,我們和大股東之間磨合得非常好,大股東對華晨中國現任管理層非常信任,不但承諾不派管理層干預我們的經營,而且還給了華晨中國管理團隊期權。這就是一個明確的信號,華晨中國是以市場的方式成立的,也是以市場的運作方式組合的,大股東會尊重這個事實。現在,我們和大股東的共識非常明確——遼寧和沈陽都把汽車工業作為支柱產業,從這點來看,我們合作得很好。
察看評論詳細內容我要發表評論
[1][2][3]
[下一頁]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