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 醉漢砸了急診室開走急救車
2002年10月27日,在山東某縣,當事人楊某中午醉酒后駕駛一輛微型面包車回家,期間被一輛車“別”了一下,楊某隨后賭氣開車猛追。由于車速太快,楊某在躲避一拖掛貨車時“追尾”,楊某當場昏迷,被送進醫院急診包扎外傷并輸液。約40分鐘后,楊某蘇醒過來,憤怒地將輸液器從手背上拔掉,大吵大罵,并將輸液的吊瓶砸向診室的窗戶,然后拉起他的妻子,提起正在輸氧的孩子,沖出急診室。楊某看見停放在門口的“120”急救車,將該車的警燈和擋風玻璃砸碎,將孩子和妻子拉上“120”急救車,對該醫院醫護人員的阻攔置若罔聞,駕車狂奔而去……通過酒精測試儀檢測,結果表明楊某血液中酒精含量為110mg/ml。
酒后發生車禍的可能增加5倍
同仁醫院的一位趙醫生告訴記者,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為45%~65%,果酒的酒精含量為16%~18%,啤酒中酒精含量較少,占3%~5%。酒精進入胃腸壁后,被迅速吸收溶解于血液中,一般在飲酒后5分鐘便可以在血液中發現酒精,大約經過2.5小時,所飲酒中的酒精便被人體全部吸收,滲透到肌體各組織內部。有資料表明,人體只要吸收30—80mg/ml的酒精,就會出現健談、行動笨拙、絮叨不休、感情沖動、反應遲鈍等狀況;吸收120mg/ml以上的酒精,就已經是醉酒狀態了,出現疲勞嗜睡、大小便失去控制、昏迷;吸收600mg/ml的酒精,就將直接致人于死命了。
酒后駕車發生事故的機率高達27%。隨著攝入酒精量的增加,選擇反應錯誤率顯著增加,當血液中酒精含量由0.5‰增至1‰,發生車禍的可能性便增加5倍,如果增至1.5‰,可能性再增加6倍。
[上一頁] [1][2][3][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