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短信中心全新推出“汽車動態”短信訂閱,第一時間看最熱、最激、最精彩的資訊!還猶豫什么?快快加入訂閱吧! 今年6月,北京市舊車交易量達到了8000輛以上,是歷年單月交易量最多的。近期,亞運村汽車市場組織的一項針對到市場購車的消費者調查顯示,有16%的消費者到市場購車是為了替換舊車。另外,一組數字顯示了北京換車市場的巨大能量。1至8月,北京市舊車交易量中轎車共計49432輛,而其中有約60%至70%屬于賣舊換新行為。種種跡象表明,隨著北京私車的井噴——
1、“廉價”不再是吸引買主的惟一標準
北京市出現的第一次換車高峰是在1998年底。1998年12月,有關部門聯合對大氣污染最為嚴重的老舊破車進行了集中清理。之后,有17000輛尾氣排放量嚴重超標的機動車被集中報廢。當時報廢的車輛以微型面包車為主。
據調查數據顯示,從1990年開始,北京市機動車年增長率始終保持在10%至15%,截止到今年4月,機動車保有量達173萬輛,比1990年的50.7萬輛增加241%。私人機動車發展迅速,已達到104萬輛,其中9座以下的私人小汽車54.5萬輛。從那時到現在,十幾年的時間,如果一輛私人用車以每年2萬公里的里程計算,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車,行駛里程至少在20萬公里以上,即使不報廢也到換車的時候了。
從汽車發達國家的歷史看,換車的趨勢均是由低檔車向高檔車發展。根據日本豐田公司的記載,1968年是日本的汽車進入家庭的標志年,但到了1980年,日本國民對高級車需求增多,豐田當時不得不建立更多的銷售店來應對市場需求。汽車顧客對自己的交通工具不僅從經濟實惠考慮,也要追求“時髦”,“廉價”已不再是吸引買主的惟一標準。
2、環保標準提前“逼迫”老車淘汰出局
北京今年8月1日開始實行歐洲二號標準,這意味著單點電噴車也要步化油器車后塵,不能在北京上牌了。環保標準提高逼迫老車淘汰,消費者想換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據了解,為完成2008年奧運會的空氣質量目標,北京市定于2002年8月1日起提前執行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第二階段限值(相當于歐Ⅱ標準),新標準將使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碳氫、顆粒物等減少50%以上。這一措施的采取將對北京在奧運會前空氣質量達標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北京目前已開始實施黃綠標制度,即對治理后尾排仍未達到歐Ⅰ標準的車輛“貼黃標”,而在達標車輛上“貼綠標”。對于黃標車輛,一年須審核兩次,并限制部分黃標車在二三環主路上行駛。目前北京市場80%以上的新轎車已達到歐Ⅱ標準,2005年北京將開始實行歐Ⅲ標準,而最終目標是到2010年機動車排放標準與歐洲同步。
3、82%的人產生了“升級換代”的想法
收入增加、交通需求、新車升級成為北京人買第二輛車的主要動力源泉。據調查顯示,在“為什么要換車”的問題中,有82%的人選擇了“想升級換代”,17%的人選擇了“工作需要”,“家庭需要”和“買便宜車玩”的選項為零。
調查同時顯示,換好車、換新車是今年北京人換車的主要趨勢。現在廠家在新車上市的宣傳中,把技術升級當做重點,安全升級版、天窗版、舒適級等車型紛紛亮相,對老舊車的淘汰不能不是一個刺激。在今年北京換車市場中,國產車的優勢明顯高于進口車,轎車的需求遠遠大于其他車型。這與今年進口車價格沒有很大降低,供應量不穩定有關。相比之下,國產車新品不斷推出,性價比提升,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
據記者觀察,過去擁有普桑、捷達,現在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實力的車主一般都想換更為高檔的車型。他們的消費目標是看上去有一定檔次,同時性價比高的國產車。同時,今年汽車市場的繁榮迎合了他們的需要,從年初車價的下降到國內汽車企業不斷推出各種新車型,成為這批有車族換車的重要“致命誘惑”。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本報讀者的換車價位集中在3個檔次上,選擇10萬元到20萬元價位的占總數的54%,20萬元以上的車占32%,剩下的是50萬元以上的車。(北京現代商報)
[1]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