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經貿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全國123家汽車整車生產廠中,年產量不足1萬輛的企業達95家,其中年產量在1000輛以下的有70家。兩極分化更趨加劇、幾家歡喜幾家愁。表明了我國汽車行業分散性、低規模、低水平的現象并未消除,面臨全球市場競爭的殘酷現實,處于相對軟弱的競爭地位。戰略重組仍將是中國汽車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通過對種種情況的分析,業內人士認為,未來3年是中國汽車業發展的一個坎兒,中國汽車業大規模并購將在3年內完成。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認為,從國際汽車產業發展現狀看,年產100萬輛以下的汽車公司已經不能單獨存在,200萬輛規模的也面臨重組的局面。而我國123家整車生產廠中,產量超過50萬輛只有2家,超過10萬輛的企業只有8家,產量不足1萬輛的企業達95家,因此中國汽車廠幾乎沒有哪一家不面臨著重組的可能。
2005年,我國取消汽車進口許可證和進口配額限制之后,國內市場的國際化將使我國汽車生產企業面對嚴峻的挑戰。2006年7月1日汽車整車進口關稅也將調整到25%,國產汽車的銷售利潤將會大幅度下降,競爭會更加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低水準重復建設和能力擴張存在巨大的風險,一部分企業必然要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導致銀行壞賬增加、工人失業、企業破產的嚴重后果。
大發展是大整合的土壤,價格戰是大整合的催化劑。當前的中國汽車工業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土壤和催化劑。這表明中國汽車工業已經具備大整合、大重組的時機,而且必將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整合重組。中國汽車工業將整合重組到什么程度尚難預料。不過,通過價格競爭,一部分規模小、技術力量弱、成本居高不下的汽車企業將被驅逐出“境”或投奔到優勢企業旗下。由此,中國汽車工業將形成幾家生產規模大、技術開發能力較強、產品系列化、分工協作合理化的大型企業集團。
前景展望
新企業出現與老企業整合重組并存
新企業出現與老企業整合重組同時并存,將是中國汽車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獨特現象。一方面我們看到,重組將仍然是中國汽車業的一個主旋律,100余家汽車企業遲早將加入到這一重組進程之中。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看到,由于巨大利潤空間的存在以及市場發育的不成熟性,新的企業還會不斷產生,新的資本還會進入到這個行業中來。在通過重組減少企業數量的同時,又會有新的企業出現,為進一步重組提供可能。
在過去特定的背景下,中國汽車市場出現了一批小而強的中小企業,包括微車企業、當年的“準轎車”企業等。昔日的這些中小企業以其靈活的機制、比較科學的管理以及對市場的準確把握,曾經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緊隨大集團之后的又一道風景。但隨著市場環境的日益趨緊,這些中小企業究竟何去何從?是在重組的大背景下獨立生存,還是在短期內迅速做大做強,是全面并入大集團,還是與大集團進行松散型的產權合作。總之,最后的勝者肯定是那些笑到最后的強者。(北京現代商報)
察看評論詳細內容我要發表評論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