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收費變得更隱蔽 進口車許可證依舊照炒不誤
|
出處:pcauto
責任編輯:keen
|
[03-9-1 12:10]
|
作者:王燦彬、賴瑛、劉敏
|
PCauto提醒您:天天有獎送 日日有財神--“看PCauto首頁文章 即點即中贏大獎”活動正在火爆進行中,趕快點擊進入參加! 前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這對審批程序特別多的汽車業來說無疑是一利好消息。但本報記者在昨日的采訪過程中發現,業界對該法持謹慎樂觀態度,尤其是對能否真正實現行政審批不得收取任何費用表示懷疑。
收費變得更隱蔽
一位汽車生產廠的負責人就戲言,“政府可以不直接出面收費,但可以通過中介來實現!比如現在申報項目必須在網上審批,但網站又是私人的,網站收取幾千元的費用,名曰注冊費和網站維護費。我們不知道網站和政府是何種關系,但從網站的牛氣沖天可見一斑!”
該人士還告訴記者,現在的汽車產品實行目錄制,政府在網上給予公布,他感覺所耗費用似乎比以前還多,如獲得環保部門的一個認證號就得5000元,其他費用另計。他同時抱怨,不少行業管理官員不懂行業政策,而企業又不能得罪他。
與汽車生產部門類似,汽車銷售行業也碰到同樣問題。不少汽車經銷商向記者抱怨,盡管審批手續不用收費,但有關人員遲遲不予批準,申報人通過其他一些非正當途徑來實現,對企業來說同樣是收費。一大型汽車城負責人似乎對政府的行政收費不愿多發表言論,只希望“干好自己的事”。但他告訴記者,他在籌建汽車城的過程中,“已經不記得到底經過幾道手續!蓋了多少個章!”汽車城從籌建到建成,可以說是超過半年,可見其中的艱辛。
進口車許可證照炒不誤
加入WTO后,中國對外承諾之一是,從2005年1月1日起,取消進口車配額許可證。這一兩年來,政府不斷制止市場倒賣許可證,但是許可證卻越炒越熱,價格越炒越高。以到岸價20萬元的進口車為例,許可證曾一度倒賣到12萬,加上其他關稅后,市場價格為45萬—50萬。
“盡管政府禁止許可證倒賣,實際上難以操作,因為許可證審批不嚴格”,一經銷商坦言,“許可證審批有軟硬兩方面的條件,一是進口車經營資格,二是注冊資金1000萬以上,三是轎車經營證,四是銷售記錄。前兩個屬硬性規定,后兩個屬軟性規定,如銷售記錄沒有明確規定銷售量要達到什么數量。一些非經銷商通過各種非正式途徑也能拿到許可證,造成市場混亂。這是關稅下降后,進口車車價仍居高不下的主因。由于有車無證,導致進口車大量滯留在保稅區。”
一些經銷商對該行政許可法的實施似乎不感興趣,畢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業內人士估計,只有到2005年取消進口車配額許可證后才不會再有許可證的炒作。(大洋網)
察看評論詳細內容我要發表評論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