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元年,我國微型汽車行業表現不凡,不僅因為國內微型汽車行業產銷量繼續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順利實現從化油器微型車向電噴微型車的平穩過渡,而且在全國汽車產銷量前10位排名中,五大微車巨頭(長安、哈飛、昌河、上汽五菱、天津一汽)均榜上有名,占據半壁江山。化油器微型汽車退出歷史舞臺,非但沒有使國內微車行業遭受“滅頂之災”,反而引發了微型汽車的爆炸式“躍進”和市場銷售的“井噴”行情。剛剛過去的2002年,國內微車市場十大特征印證了其富有鮮明個性而不平凡的歷程,已經走來的2003年,八大展望預示著其曲折而又光明的未來前景。
2002年國內微型汽車市場十大特征
微車行業競爭加劇
2002年,國內微型汽車行業競爭加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2001年進入微車行業的北汽福田、南京躍進、華源凱馬已退出該行業競爭;二是國內外汽車巨頭一汽、上汽、通用正式進軍國內微車行業,民營資本重慶力帆亦宣布斥資5億元進軍微車市場,此外,皮卡、輕型車、中級轎車對微車市場的“蠶食”,都使得國內微型汽車行業競爭更加激烈。
資產重組引人關注
在微型車行業的十幾年發展歷史中,2002年是國內微車行業資產重組力度最大、涉及最廣的一年,主要的資產重組、兼并案例有以下四個:長安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并投入運營,一汽與吉林市政府支持吉林輕型車廠做強微型車主業,上汽、通用、五菱三方合作項目正式簽約,一汽與天汽強強聯手打造“微車巨人”。它們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了行業自身,還將對國內汽車行業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微車步入電噴時代
由于化油器微型客貨車排放根本無法達到《輕型汽車污染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1)》(GB18352、1—2001)標準,根據國家經貿委41號文件,化油器微型車于5月31日前停止生產,2002年底停止銷售。各微型車廠家積極應對,將化油器微型車停產所帶來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成功地實現了微型車由化油器向電噴化的平穩過渡。
[1][2][3][4][5][6]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