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文化鑄就今日輝煌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前中國轎車工業是個空白,一汽-大眾在汽車文化的沙漠中精心地培植汽車文化,傳播汽車知識。1998年,一汽-大眾第一次邀請記者試駕一汽-大眾全系列產品,開中國汽車企業邀請記者試駕之先河。記者們駕駛著捷達轎車、奧迪轎車行走在東三省幅員遼闊的沃土上,在白山黑水之間體味著汽車文明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一汽-大眾也是第一個支持賽車運動的企業,捷達轎車在賽場上的佳績和英姿,在博得了一片喝彩的同時,再次打動了用戶的心。
從市場調查可以發現,目前購車的用戶正在逐步趨于理性化,他們在比較和選擇產品時,開始注重品牌的文化,了解品牌的文化。簡單地說,就是他們關注品牌的血緣關系。另一方面,他們還關心產品制造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社會形象。從調查中還發現,凡是購買捷達的用戶他們都有鮮明的特征:理性的、有家庭責任感、事業穩定、生活不張揚,勇于承擔責任和壓力的群體。他們對于一汽-大眾的評價是,一個具有高品質、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對捷達的評價是“捷達是過硬的好車,捷達是可信賴的朋友!
網絡與團隊
“任何產品都需要一個平滑可信的銷售渠道”一位營銷大師曾經這樣說過。捷達成功的關鍵是在營銷過程當中不斷完善體系工作,這個體系一方面就是網絡體系和人員團隊體系。一汽-大眾若干年來的核心任務就是提高網絡質量,加強形象建設,增大覆蓋率,縮短服務半徑,以換取用戶對捷達更加地信賴。
一汽-大眾正在進行第二次創業,通過1991年到2001年的十個年頭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來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營銷網絡。捷達轎車的網絡營銷不僅改變了以往人們對汽車產品銷售的觀念,也在某種程度上整合了以往汽車營銷渠道“散、亂、差”的資源,使得整個車市走向了品牌經營、整合營銷。
市場顛覆著舊有的格局,捷達在“老三樣”的裂變中以不斷提升自身的品質,創造良好的口碑,人們有理由相信,在明天的路上飛馳而過的捷達將會承載起中國人的轎車夢想。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