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報業網》報道:2001年,當賽歐打出“10萬元經濟型轎車”的旗號時,無數消費者連賽歐長啥樣都沒有看清就排起了長隊,賽歐也創出了上市一年銷量突破5萬輛的神話。有賽歐的榜樣在前,廠家們發現經濟型轎車是一個大金礦,POLO、威馳、菱帥、千里馬、威姿等紛紛下線。有人說2002年是“經濟型轎車年”,一點也不為過。
但時間僅過了一年,這些小車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因為今年已成為“中級轎車年”。兩年前,經濟型轎車和中高檔轎車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價格鴻溝”,相比之下性價比很高,從而吸引了一大批想提前享受汽車文化的消費者,但現在中級轎車越來越多,經濟型轎車的價格優勢不再,消費者很難認同它們是很“經濟”的了。
認真考究起來,國外其實是沒有“經濟型轎車”這個說法的。它是一個地道的“國產詞匯”,所以要根據中國汽車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它的內涵。去年,我們可能認為12萬元以下都屬于經濟型,今年可能就要變為10萬元,而明年則有可能變為8萬元。而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像千里馬之類的小車,價格也就在6000美元至8000美元之間,換成人民幣是多少呢?6萬元左右。看來經濟型轎車的降價之路還很長。
[1]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