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疑問?
POLO創造的銷售奇跡可以說是汽車營銷中一個經典的案例。在沒有更多競爭者的前提下,好的營銷策略確能更多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得到更多的青睞。在2002年的同質產品的市場上,除了派力奧、賽歐的競爭之外,其他的產品都“有市無車”。2002年POLO的奇跡,可以說,不僅僅是品質的奇跡,更是營銷的奇跡。
2003年車市有了很大的變化,PO LO的周圍已經團聚起一大批有勢力的競爭者,向低端價位靠攏的中檔車型也越來越多。POLO原來的優勢在于,向下比,它有技術和品質優勢,向上比,它的家庭休閑色彩又具競爭力。而目前來看,下面的車型不斷提高品質,中檔品牌不斷推出如賽納、陽光這樣具有個性色彩的產品,POLO所受的上下壓力,已愈發沉重。
一位經銷商對記者說:“POLO已經樹立起自己的品牌,今年的銷售不成問題。”
誠然,以目前態勢看,POLO的擁護者不在少數。問題是POLO要走一條什么樣的路,是走規模經營還是走高端個性生產?上海大眾已經計劃在三年內將POLO的產量提高到15萬輛,POLO必然在不久的將來脫下相對高貴的外衣,走進更多尋常百姓家。
[上一頁] [1][2][3][4][5]
[下一頁]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