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多媒體記者第一眼看到第一批國產寶馬時,不少人都無法控制失望的表情。因為眼前的寶馬與他們預想中的寶馬顯然還有很大的差距:價格高達47萬多元(如果加上進口稅,與同檔次的進口寶馬相差并不大),國產化率竟然不到1%。
![](/news/yjpl/medium/10310/pic/031016baoma.jpg)
這樣的車顯然有愧于“國產車”的稱號。在國產寶馬上市之前,華晨寶馬曾經宣稱首批國產寶馬國產化率要達到40%,但事實上,據工人對生產流程的介紹,國產寶馬除了4個固特異輪胎在沈陽組裝之外,其他內部所有組件和整車外設幾乎都是從德國運來的,整車國產化率還不到1%。
對此,華晨寶馬方面卻有自己的說法:德方在本土組裝成沒有輪胎的整車后發貨到中國沈陽,再由華晨加裝輪胎,這樣一來首批寶馬汽車的性能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證,有效避免了常規首批新車易出故障的缺陷。
[1][2]
[下一頁]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