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美國最早進行了自動公路系統試驗展示(Demo'97)(既ITS系統的前身),證明自動公路(Automated Highway systems,AHS)的技術可行性和國家自動公路系統會社(NAHSC)兩年努力工作的最高成就。
自動公路系統AHS是為了在將來應用ITS來減少道路堵塞、環境污染、事故率和減輕駕駛者的負擔。主要實驗是在圣地亞哥到洛杉磯之間的12公里1-15州際公路上進行的。總共有92,000個磁塊被嵌入公路表面,為10輛別克LeSabre導引方向。每輛車上都裝有磁鐵傳感器和高敏感度的雷達裝置。磁鐵傳感器用來檢測車輛在公路上的位置,高敏感度的雷達裝置用來檢測在路車輛的車速和安全距離并避開障礙物。這樣,車輛在公路上的行駛就不需要駕駛者輸入控制信息,駕駛者可悠閑自在地坐在車上休息或做其他的事情。他們還以車輛編隊的形式進行了試驗--幾輛車僅以一輛車長的間隙在道路上高速行進。另外,還演示了自動橫向(方向控制)和縱向(加速/剎車)操作、障礙物偵測、躲避和車輛插入車隊的情況。自動駕駛公路系統是智能運輸系統的一個長遠目標。它創造了一個近乎沒有事故的駕駛環境,能夠顯著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
一種可能的設想是開發特殊裝備的汽車、火車和公汽在計算機的控制下自由安全行駛的車道。這種設想不需要巨型的中央計算機隨時指揮所有的汽車。一些安裝在汽車里的小計算機網絡可以使他們自動地沿著固定車道行駛,從而增加效率和乘客安全感。事實上,這樣做可能是增加公路容量的最省錢的方法。一個普通的高速公路車道每小時能通過大約2000輛汽車,但是一條自動公路將達到大約6000輛汽車的流量。
直到80年代末,微處理機上的進步、無線通信和電子傳感器的發展,終于使自動公路的設想被正式提了出來,出臺了兩種不同類型的構思。第一是專用車道系統:有幾條確定的車道服務于自動的汽車。第二是多元交通系統:完全自動的汽車將和半自動或手動的汽車分享公路。專用的車道系統將需要大范圍地調整現有的公路系統,但是它將允諾為高速公路提供最大的吞吐量。運行這樣的系統,要求司機在進入自動公路前必須將自己旅程的目的地輸入自己汽車的電腦。如果專用車道系統被認為是可行的,將產生一種完全不同的交通運營方法。它將應用在特殊的彎道入口--當司機接近公路的入口時,安裝在路邊的設備將通過電子方式核查汽車前往的目標并確定車內已安裝有完備的自動化設備。假設它通過了這些測試,司機將通過關卡、駛入自動車道。這樣,就要求在彎道入口采取從人工控制到自動控制的轉換。
自動控制系統在避免事故的前提下,將允許一些合理得并線超車。并且一旦汽車已進入自動駕駛狀態,人們將有可能松開方向盤、讀書、看VCD,甚至所有任何想做的事。感測危險和控制行駛的任務分別由自動汽車和自動公路分擔。事實上,每一輛汽車都在隨時隨地的檢測前方障礙、控制駕駛、制動和提速以避免碰撞。而汽車間的通信可能僅僅服務于一種路面信息的共享。當汽車在手動駕駛狀態下發生了一些緊急情況,而這時司機完全走神了、睡著了,甚至失去知覺,預警監測系統可以馬上接管所有汽車內部系統。車內的電腦將完全恢復控制,警告聲音將響起。如果這些提示仍不能叫醒司機,自動的系統將自動報警,并將汽車自動行駛到一個最近的安全區域停下。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