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轎車
重點發展符合國家安全、節能、排放法規及私人用車要求的經濟型轎車,提高經濟型轎車占汽車總產量的比重。發展綠色環保出租用轎車。“十五”末期,汽油發動機必須達到歐洲第二階段排放控制水平,中高檔產品應達到歐洲第三階段排放控制水平。
適度發展轎車柴油發動機、單燃料燃氣發動機及混合動力系統。集中支持優強企業,通過與國外合作,形成批量生產能力,產品水平達到歐洲第二階段、第三階段排放水平。
鼓勵優勢企業通過擴大國際合作實施平臺戰略,在利用現有產品平臺的基礎上,以聯合開發與自主開發相結合的方式,開發經濟型轎車系列產品。利用數控設備、加工中心等柔性、高效制造技術,改造、建設經濟型轎車新型發動機生產線。
二、大中型客車
發展專用大中型客車底盤,加快開發低地板城市客車底盤,重點開發大中客車車橋和懸掛系統、液化石油氣(LPG)、壓縮天然氣(CNG)等氣體燃料發動機或復式動力裝置系統、大中客車自動變速系統等高新技術零部件。
三、載貨汽車
(一)大馬力重型載貨汽車及牽引車。
集中支持重型汽車優強企業,利用現有基礎,通過合資、合作,調整產品結構,增加大馬力重型載貨汽車占重型載貨汽車的比例,提高現有產品的性能、質量,促使我國重型汽車產品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十五”末期,重型車新產品必須安裝制動防抱死裝置(ABS),排放要達到歐洲第三階段排放標準。重點發展適應高速公路運輸條件、功率300馬力以上的高檔重型載貨汽車及牽引車,中高檔重型汽車系列化駕駛室、重型專用汽車底盤。推廣采用制動防抱死裝置(ABS)/防側滑裝置(ASR)、電子控制系統(EBS)、液力減速器等裝置,提高產品安全性、舒適性及可靠性。
(二)重型汽車發動機。
推廣高速直噴、多氣門、共軌、增壓中冷等技術,重點發展排量9升以上、輸出功率300馬力以上,達到歐洲第二階段、歐洲第三階段排放控制水平的新型發動機系列產品,加快形成批量生產能力。拓展產品系列,適度發展電噴單燃料壓縮天然氣(CNG)和液化石油氣(LPG)發動機。
四、專用汽車
提高專用汽車占載貨汽車產量的比重以及重型專用汽車在專用汽車中的比重,重點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主要有:適于高速公路運輸的重型半掛牽引車和專用半掛車;城市環衛車類,如道路清掃車、垃圾運輸車、下水道疏通車、吸污泥車等;施工工程車類,如散裝水泥車、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混凝土泵車、重型起重汽車及各種工程車等;城市服務車類,如云梯消防車、救護車等;機場專用車類,如重型飛機加油車、機場掃雪車、除冰車等;油田、沙漠專用汽車;多功能道路養護車,搶險救護車等高等級公路管理用車;滿足國防現代化要求的各種高水平、高質量的國防專用汽車等。同時,以發展專用底盤和專用裝置為突破口,重點發展高性能、高可靠性、系列化的能適合高速公路使用條件的專用汽車底盤。發展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傳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機電液一體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等高新技術的專用裝置。
五、汽車零部件
提高汽車零部件產品開發、系統配套和模塊化供貨能力,關鍵產品性能爭取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增加出口創匯,提高為國際汽車市場配套的比例。提高汽車產品配套本土化率,實現與主機同步發展。支持和鼓勵一批優強企業加強國際合作,利用高新技術提高產品水平與制造水平,進入國際配套體系,重點發展以下三類產品:
第一類,國內剛剛起步或尚屬空白,代表汽車工業技術發展趨勢的汽車關鍵零部件,如制動防抱死裝置、安全氣囊、電控燃油噴射裝置、排氣凈化裝置、自動變速器等。
第二類,我國已有較大投資,形成了較好的基礎,通過努力有可能形成比較優勢的汽車關鍵零部件,如制動系統、轉向系統、變速器、離合器、組合儀表、汽車電機等。
第三類,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主要是材料密集型、勞動密集型、不便于長距離運輸及其他一些具有比較優勢的汽車零部件,如汽車輪轂、電線束、座椅、成型地毯、蓄電池等。
六、摩托車
重點發展以高可靠性、耐久性、低排放、低油耗為目標,滿足大中城市達到綠色環保要求的更新換代摩托車(如帶催化轉換器的電噴車、雙燃料車、電動車等)及新型發動機。發揮比較優勢,發展優勢產品,擴大出口。
七、農用運輸車
重點提高農用運輸車的安全和環保性能,“十五”末期達到歐洲第一階段排放控制水平,盡快開發研制符合國家環保標準要求的低排放、低噪聲的新型單缸和小缸徑多缸柴油機,滿足農用運輸車配套生產需要,同時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三輪農用運輸車傳動系統,促進產品升級換代。
八、科研開發能力
重點投資建立并完善國家級汽車、零部件、摩托車產品技術開發中心。鼓勵優強企業通過聯合開發、引進技術、與國外合作、購買國外專業開發機構等多種方式提高產品開發能力。在車身開發基礎上,重點加強底盤匹配技術的研究開發,引導零部件向系統開發的方向發展。
推廣普及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輔助工程(CAE)/計算機輔助試驗(CAT)等技術,加快建立完善數據庫,形成網絡平臺,鼓勵國內合資企業加入國際大公司的開發網絡,縮短開發周期。鼓勵和支持優強企業積極開發汽車產品急需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
九、采購與銷售服務體系
支持和引導優強企業應用互聯網技術,優化采購體系及銷售服務體系,逐步與客戶、經銷商、供應商等建立新型業務關系,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服務,盡快建立基本與國際接軌的營銷體系與采購網絡。重點支持優強企業利用社會資源、投資建立具備新車銷售、舊車回收、維修服務、零配件供應及信息反饋職能的汽車品牌店;集采購、營銷、服務、信息等為一體的用于全行業和骨干企業的電子商務網站;具備中轉、運輸、管理職能的銷售服務體系。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