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世界汽車業的2002年,掃描各個傳統汽車市場、回望車界各路英雄的表現,我們發現在中國加入WTO后的這一年,世界車壇因為中國這個巨大的新興市場的融入,展現出了一幅不同以往的景象。“東方這一塊晴朗的天空”成為2002年全球汽車業的最大亮點。
與中國呈現爆發式增長相對照的是,世界幾大傳統汽車市
場呈現低迷和萎縮
2002年對于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來說仍是困難重重、步履艱難的一年。依然在“零利率”支撐下的北美車市給人的總體印象是起伏不定,夏季的大漲之后迎來的是秋季的大跌。優惠促銷輪番轟炸之后,汽車廠家的利潤率越來越低,業內對“零利率”的批評聲不絕于耳。最新統計數據表明,2002年美國汽車銷量較上年下降了1.9%。
在西歐,除英國外,歐盟各主要汽車市場的銷量無一呈上揚之勢。德國更是連續第三年下跌。有人形容歐盟的經濟仿佛一匹身背重負的老馬,緩慢前行。
日本經濟雖然經過10年多的調整,但至今沒有出現根本性好轉。多方數據表明,進入2002年第四季度以來,日本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形勢更趨嚴峻。在此大背景下,日本汽車市場的表現也難以令人滿意。日本汽車工業惟有靠出口贏得更大生存空間,對國外市場如北美市場的依賴性變得更強。
近年來,人們在描述世界經濟的特點時都在強調“全球經濟放緩,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從全球汽車業的大背景來看,中國汽車業實際上也正在顯示出中國經濟的這一特征。
[1][2][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