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風云看東方,“老外也傍中國大款”
在經過1998年和1999年風起云涌的聯合兼并重組后,國際車壇在2000年趨于平靜,到2001年,重組已不是世界汽車工業的熱點。2002年,中國汽車工業聯合重組風云驟起。世界汽車業“6+3”中的通用、豐田、雷諾-日產、標致-雪鐵龍,一個接一個地與中國車壇的三大公司締結戰略聯盟。業內人士戲稱“老外也傍中國大款”。
各大公司的高層人士頻頻造訪中國:從豐田的社長張富士夫、通用的瓦格納、福特的首席運營官謝尼克,到標致-雪鐵龍總裁佛爾茲、大眾集團董事比希霍夫、雷諾-日產集團的全球CEO戈恩等等。中國這塊新興市場的無限魅力怎能不讓人興奮?通用中國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墨斐更是直截了當地表示:“不把中國作為戰略市場是不可想像的。”
2002年中國真正開始融入世界汽車業大家庭。瀏覽國外汽車網站,翻閱國際主流汽車媒體、綜合性報刊,有關中國汽車業的新聞一次次成為報道的頭條。近期英國一家汽車網站討論的話題是:到2008年中國汽車市場能否達到400萬輛?在參加討論的人中,回答“是”的比認為“不能”的多了一倍。外界對中國汽車行業的關注熱情由此可見一斑。
跨國公司宏偉戰略的實現依仗在中國的表現。這一年許多胸懷壯志的國際汽車巨頭紛紛公布了各自雄心勃勃的戰略目標。如豐田要在2010年占領全球市場份額的15%;寶馬準備在亞洲提高產銷量,以實現年銷售140萬輛的目標;日產要通過“180”計劃達到完全的復興。而他們不約而同地都把本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增長看作實現宏圖的重要保障。
如果把亞太地區比作汽車工業未來增長的綠洲,中國就是生機的源泉
2002年中國汽車工業充滿活力的表現使世界車壇為之震動。在全球經濟低迷、汽車產能過剩、市場需求不振的大環境下,人們更關心的是中國市場的前景能否持續光明。著名汽車咨詢公司———汽車普立斯日前公布的行業報告顯示,雖然全球汽車市場需求普遍疲軟,但是,亞洲市場的汽車銷售在未來幾年內將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成為帶動全球車市的中堅力量。在亞洲地區,中國和泰國將成為汽車需求增長最迅速的國家。
福特公司的全球副總裁程美瑋在北京舉行的“國際汽車產業論壇”上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他說,“根據福特公司預測,從現在到2010年,全球汽車產量將增加1100萬輛。亞太地區將新增700萬輛以上,占到65%, 而其中將有一半來自中國。”程美瑋還比喻說,“如果可以把亞太地區比作汽車工業未來增長的綠洲,那么毫無疑問中國就是生機的源泉。”
注: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上一頁]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