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這已是天汽今年以來的第三次降價。5月23日,夏利和金夏利的10款車型降價,降幅近10%。6月1日,威姿、雅酷、夏利2000全系列車型再次降價,最高下調金額達1萬多元,最大調整幅度達10.12%。經過兩次降價,威姿的降幅已達2萬多元,夏利2000和雅酷的降幅也都在1萬多元。在短短的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天汽旗下的產品3次降價,開創了中國汽車廠家價格調整的新紀錄。
對于第三次降價,天汽的說法是“參照國際價格水準,將威姿、雅酷、夏利2000系列轎車,進行了重新的價格定位”,并稱“以目前的價格比較,威姿、雅酷等系列車型的國內市場價格已完全達到了其海外同類車型的價格水準”。不少人對此提出疑問,如果這幾次降價是出于與國際車價接軌的想法,為什么廠家在當初定價之時就不能參照國際水平呢?
業內人士分析,天汽的頻繁降價與庫存增多、對手降價打壓有關。據統計,今年1-6月,夏利2000為國內庫存率最高的車型,庫存率高達46.04%,而夏利1.3L和威姿1.0L也躋身庫存率排行榜的前10名。8月份以后,派力奧、西耶那和嘉年華等經濟型轎車接連降價,雅酷、威姿和夏利2000的銷量銳減。看來,是上述因素最終導致天汽的第三次價格調整。一位銷售商對此評價道:“與其臨時抱佛腳,每次匆匆降價,不如當時就合理地定價。”
誠然,價格虛高的絕不只是天汽一家。7月份以來,降價的車型光是經濟型轎車就達十幾種。現在是經濟型轎車,接下來就輪到中級車和中高檔轎車。而且,車型越是高檔,利潤也越高,其價格“水分”也越多。隨著外部環境的逼壓和內部競爭的加劇,國內轎車的降價將會越來越頻繁,降幅也越來越大,直到把其中的水分擠干為止。
專家們預測,今年轎車價格的降幅在10-20%左右。中國的轎車價格正在慢慢向國際水平靠近。
[上一頁] [1][2]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