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業界有三大巨頭,即一汽、東風、上汽。三大集團無疑已成為中國汽車業的中流砥柱;國家也有意重點扶持三大集團,讓其領軍統合整個汽車業。然而,市場的發展會超越人們的主觀意志。縱觀全國,目前又有三路新軍正直追三大集團,“老三大”之外可能將崛起一個“新三大”。可見,中國汽車產業格局的最終確定,尚有待市場的抉擇。
從上到下,業內業外,恐怕沒有誰會對目前中國汽車業界“三大”的地位產生質疑。所謂汽車業“三大”,即一汽、東風、上汽三大集團,多年來她們一直作為中國汽車業的中流砥柱,支撐著并領軍于整個中國汽車業。國家也有意重點扶持三大集團,推進以三大集團為核心的整合重組,以形成汽車業三足鼎立、共謀發展的格局。然而,市場的發展有其自己的規律,有時很難由主觀意志來框定。目前,中國汽車業便出現了這樣的情態:在西南北三個方向上,北汽牽手奔馳,轎車卡車一炮雙響;廣汽有本田、豐田“雙田助陣”,越做越大;長安因福特巨額增資,也突然擴張升級。也許,終有一日這“新三大”會逼近“老三大”,使中國汽車業出現新的格局。
“老三大”繼續做大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年中透露,全國15家重點汽車企業(集團)今年1到5月經濟月報顯示,這15家實現利潤總額187億元,同比增長約1.7倍。而一汽、東風、上汽這“三位老大”依然處于主導地位,占15家利潤總額的八成。繼“井噴年”以來,中國的三個巨頭不斷增資擴產,同外方的合作繼續加深加大,并不約而同提出產量超過百萬輛的目標。
上汽集團總裁胡茂元放出豪言:上汽要在資本、產品、管理與人力資源方面積極融入國際大循環,增強核心競爭力,爭取在2007年生產100萬輛汽車,躋身世界500強。一汽更是在成立50周年之際明確了打造“規模百萬化、管理數字化、經營國際化”的“新一汽”目標,力爭用5至8年的時間,建成200萬輛汽車生產規模,相當于2001年產銷量的5倍,可謂是“大者更大”。東風公司與日產簽署總投資達171億元人民幣的全面合作協議、與標致雪鐵龍共同增資10億元后,更是拉近了與世界級企業的距離。
[1][2][3]
[下一頁]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