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訪國內幾大微車企業的老總時,他們幾乎都對農村市場看好,毛澤東的一句名言被他們經常引用:“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是的,中國有八億農民,這該是一個多么巨大的汽車市場啊!然而,通過今年“十一”膠東之行,我感慨頗深。
10月3日,我駕車去了山東蓬萊。蓬萊是我的外祖母家,是我童年生長的地方。近兩年來家鄉的變化很大,村村通了公路,有的村也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由于在汽車傳媒工作,在回膠東的日子里,我的目光更多在關注著汽車市場。在途經一些縣城或鄉鎮時,我渴望看到農民們人頭攢動的購車場面,然而,這個讓我期待了很久的場面并沒有出現,無論是在我的老家蓬萊,還是我所途經的一片片充滿希望的田野。
相對于城市私人汽車數量的成倍增長,農村的父老鄉親們大多數還都在“望車興嘆”。原因不是那些三輪或四輪農用車的響聲太大,或是害怕突突冒出來的黑煙污染了“廣闊的天地”,而是大多數農民們買不起,口袋里沒有那么多的錢。
我粗略統計了一下,一個百十戶人家的村里,能夠買得起農用車的人家很少,買得起微車的更是屈指可數。但凡是買得起的,要么是家里有人在外面“掙大錢”,要么就是家里的強勞力集中,靠著辛勤的多種經營和舉家之力 “合資”共買共用一輛。
膠東還算是一片富饒的土地,擁有一輛農用車對大多數農民來講,還是一個奢望。那么,對落后地區的農民來講,他們的汽車夢何時會實現呢?
貧窮的困擾固然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是,農用車品種的匱乏和其昂貴的價格,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專家指出,目前,我國農用車市場的需求總量不是在發展,而是在萎縮,其中的原因很多,包括原材料漲價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的一位老鄉山東五征農用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祥義也說,由于農民購買力總體水平的低下,加上農用車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市場沖擊、燃油費用的不斷上漲以及用戶對農用車要求越來越高等諸多因素,農用車的市場不僅發展緩慢,而且競爭十分激烈。難道這些就是迄今為止我的父老鄉親們,仍然停留在對于農用車需求的焦渴之中的全部理由嗎?
是的,必須承認,目前仍處在減負之中的廣大鄉村,距離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還有一定的距離,但對于生產汽車的企業來講,這卻不是一個充足的理由,至少是忽略了農民們在不同生活水準下的不同購車需求。由于農村發展的不平衡,農用車的發展也不應該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就像城市汽車市場上所存在的需求多樣化那樣,農用車市場同樣存在著不同層次的多樣化需求。
早些時候,曾經有專家提出過農用車的發展應該“向高技術水平、低污染、節能降耗、專用車、變型車方向發展”。還有更為細致的說法是:“在未來的歲月里,農用三輪車將‘向兩極分化,一是小馬力、簡易型、低價格;二是大馬力、舒適型、豪華型’,四輪農用車因其價格低并享受拖拉機政策,其市場行情也將持續看好。”這些言猶在耳的展望與分析,聽起來都不錯,為什么卻在當今城市各式各樣的“汽車大戰”中漸漸被淹沒了呢?
為此,我想借此替我的父老鄉親們說句話:無論是汽車專家還是生產和制造汽車的企業家們,在舉國上下齊心協力振興中國汽車工業的時候,千萬別忘了養育我們的農村里的億萬父老鄉親,他們在渴望屬于自己的汽車……(中國商報·汽車導報)
[1]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