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科技啟迪未來
新生的汽車聯盟沒有讓為之奮斗的奧迪人失望,在成立當年就推出了第一批產品——代號為F89L的面包車和RTl25型摩托車。它們都是在原來的DKW車型的基礎上改進的產品,它們的出現正好順應了當時西德重建經濟的需要,因而在市場上一炮打響。緊接著汽車聯盟人開始著手實現多年來的夢想——重新制造轎車。1950年7月,汽車聯盟在杜塞爾多夫開始生產戰后制造的第一款轎車F89P。隨后相繼生產出了馬力更大的F91(1953)和在F91基礎上改進的名為 “加長DKW” 的P93/F94(1955)。后者在50年代屬于德國市場上最受歡迎的轎車。在這一時期,汽車聯盟開發了永久全輪驅動技術,并為聯邦國防軍制造了小型越野車MONGA,直到1968年,這款車在國防軍中仍是主力。
到1958年,汽車聯盟已成為繼大眾、歐寶、奔馳和歐洲福特之后的德國第五大汽車制造企業。但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隨之而來的所需資金的投入,加上領導對汽車市場的認識還圍于觀念,使汽車聯盟出現危機。而德國工業巨頭、人稱“經濟界的菲特烈大帝”弗利克的介入,使1958年4月,奔馳完成收購汽車聯盟公司的88%的股份,正式將汽車聯盟納入戴姆勒——奔馳集團。通過資產重組,汽車聯盟渡過了難關。1959年,全新DKW“小伙伴”(即660)上市,1961年更新的1000SP雙座運動車/敞篷車推出,都在市場上風靡一時。汽車聯盟名聲再起。
然而,好景不長,汽車聯盟與奔馳公司關于企業發展和產品戰略上的分歧使汽車聯盟又陷入了困境,這一次弗利克又一次扮演了英雄的角色,大眾汽車收購了汽車聯盟。但是汽車聯盟英格施塔持的生產線已全部改為生產大眾的甲殼蟲汽車,所有汽車聯盟的車型全部停產。1965年8月,一個技術天才路德維希·克勞斯改變了汽車聯盟“大眾”的軌跡,由克勞斯主持的四沖程發動機轎車也研制成功。8月13日,第一輛在英格施塔特制造的奧迪下線。因為它的功率為72馬力,所以后來被稱之為奧迪72型。盡管它沒有投入量產,但奧迪這個響亮的名字從此再度輝煌。繼奧迪72型之后,克勞斯等又于1968年秋天推出了大名鼎鼎的奧迪100,從而確立了奧迪品牌的地位。大眾看到這一局面,理智地解除了對英格施塔特的開發禁令,支持奧迪車向中高檔級別發展。
[上一頁] [1][2][3]
[下一頁]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