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懈可擊的造車工藝
一九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以專業設計引擎、汽車、航空器、船舶,涵蓋三度空間的“保時捷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領銜的“名譽機械工程博士費迪南.保時捷”,正是曾經設計制造“亨利王子”(一九一○年)、“沙卡”(一九二二年)及賓士S、SS等大放異彩車款“純種跑車之父”──保時捷。
當時已五十五歲的保時捷,之所以要獨立門戶,自己來造車,就是要踐履“造型完美時,性能就會伴隨而至”的“純種跑車”造車工藝精神。保時捷強調,與量產車共用底盤、懸吊,甚至引擎的“跑車”(Sports Car)只是形似,而絕對不能與純種跑車相提并論。
保時捷認定的純種跑車,每一款車,每一個零配件,即使是一枚螺絲,都是以賽車的標準來設計、制造的就是在極端的情境中奔馳,仍能確保其功能及耐用性。而在修正改變時,絕不為改變而改變,必須能變得更好、更美、更經得起考驗時,就果斷的變。
這個擇善固執的造車哲學,演繹成無懈可擊的造車工藝,使得保時捷贏得“黑森林中的精靈”、“車壇的一錠純金”等令譽,而這一切的美名在費迪南與費利父子的攜手奮進下,于一九四八年綻放第一朵奇葩──保時捷356跑車,就是這輛精巧而強勁的跑車,在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六年的三年間,而保時捷奪下四百多項錦標,在世界車壇上,替保時捷父子升起“純種跑車之王的不朽光環。”
而值得一提的,是這輛極速達一百四十五公里的跑車,是在奧地利格蒙鎮山區,保時捷父子所擁有的一座鋸木廠中,一錘一錘的手工打造出來的。而生產了五十輛356跑車之后,費利決定將公司遷回司徒加特,在盟軍轟炸后的廢墟中,重建保時捷純種跑車王國。
[上一頁] [1][2][3][4][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