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在一次會上講:“中國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言一出,立刻在聽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不少人提出這樣的疑問:“現在,中國汽車工業是世界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嗎?”
記者隨即采訪了張小虞。
中國汽車工業是世界汽車工業的組成部分,對這個說法,大家不會有什么疑問。問題的關鍵是在“組成部分”前加了“重要”二字。對此,張小虞快人快語:“我對一些人有這樣的疑問表示理解。但我堅持認為,中國汽車工業確實已經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講到這里,張小虞打著手勢,強調:“在世界汽車工業中,中國汽車工業不僅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是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
緊接著,張小虞從資本、技術、市場三個方面闡述了他的觀點。
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20多年來,全國建了600多家中外合資汽車企業,積累了200多億美元資本,占全國汽車工業資本的40%以上。這說明:中國汽車工業資本已經是世界汽車工業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了。
中國已經從國外引進了1000多項汽車技術。這些技術大多與國外處于同等水平。中國汽車工業引進技術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大。在世界汽車工業中,中國汽車品種最多。現在,中國能生產奧拓到奧迪A6的各種汽車,也就是說能生產價格在5萬元左右的汽車到價格在50萬元左右的汽車。這說明:中國汽車技術已經成為世界汽車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了。
從市場角度講,中國汽車工業也已經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總額可能有100億美元。其中,出口貿易額約有20億美元。近兩年來,中國汽車占了世界汽車市場1/20的份額。同時,任何一家大公司都看中中國的汽車市場。
張小虞說:“所謂‘越來越重要’,就是指中國汽車工業這些方面還在發展。我們還在不斷地引進技術、資金。不少跨國公司在考慮把零部件配套基地放到中國,還要把開發中心建在中國。寶馬、奔馳等跨國公司來中國生產轎車,只是個時間問題呀!”
張小虞還從中國汽車年產量的提升速度闡述了“越來越重要”的觀點。中國汽車年產量:從幾百輛到100萬輛,用了36年;從100萬輛到200萬輛,用了7年;從200萬輛到300萬輛,只用了2年。按照這個速度,到2005年或2006年,中國汽車年產量將達到600萬輛。那時,中國汽車可能占世界市場的1/10。今年,中國汽車銷售額可能達到6000億元,利潤可能達到400億元,利稅可能達到750億元。張小虞感慨地說:“現在,國家對汽車工業的投資還沒有放開。一旦放開了,汽車業的發展速度更不得了。”
汽車市場的發展、汽車生產規模的擴大必然拉動汽車企業資本的投入和技術的積累。張小虞信心十足地說:“中國汽車工業在世界汽車工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是必然趨勢。”
[1]
|